RK术后再次行LASIK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009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再次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观察曾行RK术目前出现屈光回退或残存不规则散光的患者15例(28眼),应用EC-5000准分子激光手术系统对这部分患者行LASIK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年以上,观察其术前、术后的远、近视力,角膜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行LASIK术6年后,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有26眼,占93%,术后2眼仍残存散光0.50~0.75 D,故未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25眼(89%)近视力下降.10眼角膜瓣边缘延迟愈合,2眼表现为角膜瓣边缘线状混浊.结论 RK术后发生屈光回退或残存低度不规则散光的患者行LASIK术进行屈光再矫正是安全、有效的,术后患者对手术效果较满意。

其他文献
探究性问题具有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综合性强、解法多等特点.解这类问题的过程,是一个观察、猜想、分析、归纳、验证的过程.这类问题经常出现在各类考试屮,用来考查同学们的
期刊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对青壮年近视患者玻璃体后脱离(PVD)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合眼部B超对305例(607眼)青壮年近视患者于LASIK术前,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PVD检测,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PVD发生率的变化.并对术前OCT证实的PVD阳性眼进行术后黄斑周围四方位PVD高度、范围的检测与量化分析.数据采
“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不能生电呢?”实验达人小明一边说,一边将一段导线放在蹄形磁体的两极之间(开关未闭合,如图1所示),想试试这段
期刊
我平时会给来看病的患者测量体温,高一些的不过36.2~36.3℃,大部分都只有35℃多。体温每下降1℃免疫力就会降低30%以上,而升高1℃免疫力则会提高5~6倍。免疫力一旦下降,就会容易得感冒、肺炎、支气管炎、胆囊炎、膀胱炎等疾病,当然,癌症也不例外。所以保暖很重要哦。   体寒变身   身体代谢减慢 → 酶是这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体内温度为38℃的时候活性最强。所以如果体温变低,它们的作用也
一、电路连接错误类型及判断方法rn在初中物理的电路中,除了导线,通常有电源、开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等元件.在连接电路时常见的错误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