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添加葡萄籽提取物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来源 :第九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x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葡萄籽提取物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8.25±0.07)g的罗非鱼300尾,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200、400、600和800mg/kg葡萄籽提取物的试验饲料;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试验期为7周.结果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葡萄籽提取物各处理组罗非鱼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各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葡萄籽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蛋白质效率先上升后下降,除800mg/kg添加组外的其他各添加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处理组间摄食率和存活率无显著差(P>0.05).表明,饲料中添加葡萄籽提取物可有效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经计算分析,以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葡萄籽提取物最适添加量为450mg/kg.
其他文献
为探究豆油与鱼油的不同配合比例对南美白对虾生长,饲料利用,体成分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实验用6种不同鱼油和豆油比例的等蛋白水平(41.16%)等脂肪水平(8.71%)饲料(Ⅰ.鱼油2.4%+豆油0.6%;Ⅱ.鱼油2%+豆油1%;Ⅲ.鱼油1.5%+豆油1.5%;Ⅳ.鱼油1%+豆油2%;Ⅴ.鱼油0.6%+豆油2.4%;Ⅵ.鱼油3%)投喂体重(0.7±-0.02)g的南美白对虾56天,日投饵水平为对虾总
本试验旨在研究2龄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 Richardson)对国产鱼粉、蝇蛆粉、玉米蛋白粉、大豆粕、花生粕、棉籽粕、菜籽粕和米糠等8种饲料原料干物质、粗蛋白质及氨基酸、粗脂肪、总磷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和30%试验原料组成,并以0.5%的三氧化二铬(Cr2O3)为外源指示剂.选取平均体重为(190.98±1.81)g的2龄青鱼243尾,随机分成
以初始体重为(3.28±0.15)g的稚鳖(Trionysx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5%、1%、2%的复方中草药,共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进行为期60d的池塘养殖实验,研究复方中草药对稚鳖的生长、体成分及部分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组增重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0.5%及2%添加组无显著差异.肝体比在1%
本实验通过42天的养殖实验评估在饲料中添加甘氨酸和丙氨酸对草鱼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鱼粉添加组作为正对照组,豆粕替代组作为负对照组,豆粕组饲料中添加甘氨酸和丙氨酸达到鱼粉组此两种氨基酸的水平.结果表明非必须氨基酸添加组相比于豆粕组饲料系数降低10%,终重提高13.4%,蛋白表观消化率提高2.6%;蛋白保留率提高14.0%.鱼粉组与非必须氨基酸添加组的全鱼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豆粕组(P<
从渔塘底泥分离鉴定出1株具有强几丁质(寄生虫孢子壳瓣)降解能力的细菌Aeromonas veronii B565(PLoS one,2011),全基因组测序(Journal of Bacteriology,2012)分析表明:B565编码5个几丁质酶基因ChiB565(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3)、Chitinase 92、A、P、C,1
为研究饲料添加核苷酸对黄颡鱼生长性能、生理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实验选用960尾体质量为(1.53±0.01)g的黄颡鱼,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5种添加0.2、0.4、0.6、1.0和1.5 g/kg核苷酸的试验饲料,养殖期为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5 g/kg组黄颡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1.0 g/kg组黄颡鱼粗脂
以对照饲料(鱼粉含量为24.5%)及添加了2.5%酵母提取物的试验饲料,分别饲喂凡纳滨对虾56d,检测两种饲料投喂的对虾在急性感染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前后的鳃组织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变化及感染后的对虾死亡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MD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进行为期30d的饲养试验,探讨饲料中分别添加0.0%(对照组)、0.1%、0.2%和0.3%的甘露寡糖对初始平均体重为7.26±0.08g的大黄鱼幼鱼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能有效促进大黄鱼幼鱼生长,提高幼鱼的抗病力.3个试验组的大黄鱼幼鱼增重率、均体长增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幼鱼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为了探究斜带石斑鱼幼鱼对赖氨酸的最适需要量,本实验以鱼粉、豆粕和玉米蛋白粉为主要蛋白源,通过添加晶体氨基酸使赖氨酸水平分别为2.039(对照组)、2.38、2.81、3.26和4.08%,配制6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随机挑选健康的斜带石斑鱼(初重22.07±0.12g)分成6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30尾鱼,在近海网箱饲养8周.结果表明: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对各处理组成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
中华绒螯蟹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因而摄入不足时影响其产品质量.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的类胡萝卜源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积累效果.向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螺旋藻、0.35%雨生红球藻、10%苜蓿粉,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饲养初重为8.8±0.1 g的中华绒螯蟹60天,四个重复.结果表明:螺旋藻、雨生红球藻、苜蓿粉添加组蟹壳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是122.7±1.3、117.3±2.6、83.4±3.4 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