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碳DP钢的相变与织构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固态相变、凝固及应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e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初步探讨微碳DP钢中马氏体相交对铁素体基体织构的影响规律与机理,为进一步优化DP钢的深冲性能提供理论基础。作者选取了两个不同牌号(DP590+Z)和同一牌号两种不同工艺(860℃与900℃退火)的DP钢,研究成品板的微观晶粒取向分布和宏观织构。MC-DP钢中固溶C含量的增加是导致γ纤维主织构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少量的马氏体相变并不会影响基体织构,会引起少量副织构(R-Cube,Goss和Cube)的产生。在确保一定C含量下优化γ纤维织构,同时减弱相变带来不利副织构的影响是优化MC-DP综合性能的关键。
其他文献
大多数固态相变,由于新旧两相品格参数不同,存在晶格不匹配或体积不匹配,引起转变错配应变.固态相变错配应变的弹塑性调节效应,作为固态相变动力学过程的附属效应,在材料宏观性能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固态相变动力学过程决定着材料微观结构演化,影响着转变错配应变的弹塑性调节;转变错配调节产生的应力/应变场以及应变能又严重影响着固态相变动力学过程.因而,实现转变错配弹塑性调节与固态相变动力学交互作用的精确描述,
Cu-Cr-Zr合金作为一种典型的时效强化型合金,为了进一步提高Cu-Cr-Zr合金性能,研究了脉冲电流对其时效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对于Cu-Cr-Zr合金这样的置换固溶体来说,时效过程是一个扩散控制的相转变,析出相的粗化需要溶质原子从远处相析出相界面处扩散。根据计算,施加脉冲电流能够降低时效态Cu-Cr-Zr合金中的位错密度,从而减小有效扩散系数D,最终导致析出相半径减小,提高
过共晶Fe-Cr-C合金作为一种最常用的表面硬化堆焊材料,其组织中的初生M7C3碳化物对其耐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粗大的初生M7C3碳化物在堆焊凝固过程中常出现裂纹,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脱落,从而降低了过共晶Fe-Cr-C合金的耐磨性.晶粒细化能够有效地提高堆焊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的抗开裂性,并且使堆焊合金的强度和韧性显著增强,所以堆焊合金的晶粒细化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添加Ti的过共晶Fe
针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用钢,采用热模拟结合OM,SEM,EBSD和硬度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该材料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动力学和组织转变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冷速条件下,得到的室温组织各异.当冷速小于0.8℃/s时,为先共析铁素体和下贝氏体及马氏体岛状组织;当冷速在1℃/s~2℃/s范围时,得到的室温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在冷速为5℃/s~30℃/s范围内形成贝氏体铁素体和马氏体组织.
冷拔珠光体钢丝因其超高的强度,广泛应用于切割丝、钢帘线、桥梁缆索等重要的场合之中.冷拔形变过程中,伴随着钢丝强度的上升,钢丝的微观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其中渗碳体的变化最引入关注.在渗碳体溶解现象并不明显的形变量下,珠光体钢丝在低温时效中,其强度与塑性都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扭转性能也会严重恶化,而此时无法利用渗碳体溶解现象进行解释;形变钢丝中渗碳体是否会在时效下发生结构变化,这可能是影响珠光体钢丝时效
本文以高MnNi基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高精度多功能内耗仪探究了Mn82.2Ni178-xCux(at.%x=0、2、4)、Mn80Ni20-yCuy(at.%y=0、5、10)体系中不同Cu含量对MnNi合金的反铁磁转变、马氏体相变及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内耗峰的作用机制,计算了弛豫内耗峰的激活能及弛豫时间指前因子.研究表明,在γ-Mn基合金中加入Ni、Cu等元素
超高强度钢丝(切割钢丝、钢帘线等)是以高碳珠光体钢盘条为原料,经大拉、奥氏体化热处理、中拉、奥氏体化热处理、湿拉等工艺过程制备而成。利用“织构遗传”这一原理,对现有超高强度切割钢丝的生产工艺进行调整。保持原有奥氏体化热处理时间和温度不变的基础上,对拉拔形变量分配进行调整,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大形变珠光体钢丝的织构遗传现象,通过对拉拔形变量分配进行调整,可生产出抗拉强度4597MPa的超高强度钢丝,高
Ni-Cr-X (X=Mo,W)基固溶强化型耐蚀高温合金因其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使其成为燃气轮机叶片、高温烟气过滤器、燃料电池连接件和熔盐堆结构最具前景的各选材料之一。当该类型Ni基高温合金在上述工况条件下服役时,合金发生有序无序相变,析出纳米级弥散分布的超点阵相,Ni-Cr-Mo合金与Ni-Cr-W合金中的超点阵相的有序无序转变类型有明显的差异,Ni-Cr-Mo合金仅析出具有Pt2
稀土掺杂的氟氧化物微晶玻璃是由掺稀土的氟化物微晶和氧化物玻璃基质组成的一种复相材料,由于稀土离子具有丰富的能级,这种微晶玻璃可以产生从真空紫外到红外的荧光辐射.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掺Tm3+氟氧化物玻璃前驱体,之后整体析晶制备掺Tm3+氟氧化物微晶玻璃,选择配比为(45-x)SiO2-5Al2O3-40PbF2-lOCdF2-xTm2O3(x=l,2,3,5)(mol%)的体系进行研究。通过改变掺杂
近年来,随着先进高强度钢(如TRIP钢,Q&P钢)的大量涌现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钢铁材料重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奥氏体—铁素体相变是典型的扩散型相变过程,在两相界面处同时存在着界面迁移(即点阵结构的重排列)及溶质原子的跨界面扩散过程。分别对无间隙原子的Fe-X-Y体系(如IF钢)及Fe-C-X体系界面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多元界面动力学模型。分别应用于Fe-Cr-Ni和Fe-C-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