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号传递特性的电针效应与“经络”轨迹研究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第十二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1988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多端口网络理论和电信号传递系数测量方法,研究电针治疗的实时电学效果,为客观定量评价针刺疗效和确定体内"经络"轨迹及其生理特性探索道路。方法:将身体模型化为一个"非均匀立体多端口网络","经络"定义为"信号传递最畅通道"。利用一根针尖导电电极刺入实验动物体内,模拟电针治疗施加特设电压信号进行刺激,另一根针尖导电电极三维扫描式刺入体内不同位点进行探测。测出各点响应电压并求得电压信号传递系数值后,选取极值点作为"穴位",将它们连线作为"经络"的轨迹,从而给出探索体内可能存在"经络"轨迹的一种定量的电子信息学方法。结果:利用特殊加工的同心圆电极,在脊蟾蜍一侧的前后肢皮内2mm深度上下测出了12条由电信号传递函数极值点连接起来的三维曲线。结论:考虑到人体一例上下肢分布着12条经脉的先验知识,一方面从电信号传递特性出发研究电针治疗效果和"经络"轨迹的方法的可行性得到了初步验证,另一方面人体内存在经络的中医学说首先从蟾蜍身上得到了定量的电子信息学佐证。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