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个体与病理性赌博患者认知功能特征差异。方法选择符合修正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网络成瘾者23例(IAD组),符合DSM-Ⅳ病理性赌博诊断标准患者23例(PG组)作为研究组;选择无精神疾病阳性家族史的健康者23人作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均予数字广度测验、WCST以及Go/no-go任务检测,比较三组的工作记忆、执行功能以及行为冲动性的差异。结果 1、IAD组、PG组与正常对照组数字广度测验分数比较:分别应用顺背分与倒背分作为独立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组间(IAD组、PG组与正常对照组)主效应明显。两两比较显示,IAD组与PG组顺背分与倒背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顺背分,P=0.013、0.022;到背分,p=0.016、0.038),IAD组顺背分与到背分与P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2、IAD组、PG组与正常对照组WSCT数据比较:分别应用错误应答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数、持续性错误数、完成分类数以及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作为独立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组间(IAD组、PG组与正常对照组)主效应明显。两两比较显示,IAD组与PG组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以及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错误应答数,p=0.038、0.019;持续性错误数,p=0.036、0.042;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p=0.021、0.026),完成分类数以及概念化水平百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完成分类数,p=0.039、0.037;概念化水平百分数,p=0.010、0.019);IAD组的上述五种指标与P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IAD组、PG组与正常对照组BIS-11分比较:分别应用BIS-11总分、注意冲动分、无计划冲动分以及运动冲动分作为独立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组间(IAD组、PG组与正常对照组)主效应明显。两两比较显示,IAD组与PG组BIS-11总分、注意冲动分、无计划冲动分以及运动冲动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BIS-11总分,p=0.020、0.031;注意冲动分,p=0.030、0.027;无计划冲动分,p=0.014、0.043,运动冲动分,p=0.028、0.033)。IAD组BIS-11总分、注意冲动分、无计划冲动分以及运动冲动分明显高于PG组(BIS-11总分,p=0.036;注意冲动分,p=0.029;无计划冲动分,p=0.019;运动冲动分,p=0.040)。4、IAD组、PG组与正常对照组反应时、错误率以及命中率比较:应用反应时作为独立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组间(IAD组、PG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主效应。分别应用错误率以及命中率作为独立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组间(IAD组、PG组与正常对照组)主效应明显。两两比较显示,IAD组与PG组错误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9、0.023),IAD组与PG组命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0.025)。IAD组错误率明显高于PG组(p=0.032),命中率明显低于PG组。结论IAD组与PG组存在明显的行为冲动性、工作记忆以及执行功能损害,IAD个体比PG病人更具有冲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