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竞争性免疫法联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wla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非竞争性异相免疫反应的模式,将固定有人体IgG的免疫亲和柱安装在化学发光检测器前,由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的结合,使得在上流路前的预孵育过程中,待测定的IgG与HRP标记的羊抗人IgG充分反应,而后过量的HRP标记的羊抗人IgG在载流的带动下进入免疫柱,与固定在免疫柱中的IgG发生反应,之后加入发光底物,免疫亲和柱上的HRP标记的羊抗人IgG中的酶部分--HRP能够催化发光底物产生化学发光,根据发光强度的大小,从而间接测定待测的人体血清中的IgG的含量.本文利用4-IMP作为发光增强剂,建立了流动注射非竞争性免疫反应测定人体血清中的IgG的新方法,该实验检测的人体血清中的IgG的线性范围为1.0×10-8 g·mL-1~9.0 ×10-7 g·mL-1,回归方程为y=7 027-4.204 ×109x,检出限为4.6 ×10-9 g·mL-1,相关系数-0.990 2.
其他文献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四酰胺杯[4]芳烃对阴离子F-、CH3COO-、C6H5COO-、H2PO4-、HSO4-、Cl-、Br-、I-的识别作用,利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Stern-Volmer方程和非线性拟合法计算了主客作用的结合比及结合常数.结果表明,四酰胺杯[4]芳烃可以与上述阴离子发生配位作用,其中对F-具有非常好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合比为1∶4.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对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改进了牛血清白蛋白(BSA)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特别是对其表面不加任何处理,发现它具有与其他纳米粒子不同的特异发光性质,并且可以选择性识别双链DNA的螺旋片段,据此建立了较为灵敏的选择性分析双链DNA螺旋片段成分的检测方法.另外,我们研究发现桑色素能够选择性识别双螺旋核酸中的鱼精子脱氧核糖核酸,据此建立了选择性测定核酸的荧光新方法.研究表明,该法能在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存在下选择性测定鱼精子脱氧核
系统研究生物色谱学(BioChromatogr)中定量结构保留相关模拟(QSRM)及其应用.本文中新近提出比较原子场分析方法与三维全息作用矢量(CoAFA+MuDHI)对卅多个嘌呤化合物和生物碱高效液相色谱数据进行定量结构保留关系(QSRR)研究,运用逐步回归(SMR)筛选变量后继用偏最小二乘(PLS)建模复相关系数(R2cu)、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cu2)和标准偏差(SD)分别为Rcu2=0.
提出了一种新的近红外光谱实验技术来测定血浆中的葡萄糖:干膜法.在干膜法中,稀土元素镱被用作内标来克服干膜厚度不一致的问题.同时,本文还结合支持向量回归和推进算法(boosting)提出了推进支持向量回归法来进行量测建模.结果表明通过使用本文所提出的内标干膜法结合推进支持向量回归法建模,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能够被准确的测出.干膜法能有效地消除水吸收的干扰和干膜厚度差异的影响,且样品用量少.而且,boo
讨论了双向联想记忆网络和高木-关也模糊神经系统两种神经网络方法根据血清中无机元素含量对癌症患者判别的影响因素及网络优化,并用独立样本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在选定的条件下,判别正确率可达到97%以上.此方法可作为癌症患者诊断的辅助方法.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β-环糊精(PDMS/β-CD)吸附萃取搅拌棒涂层.研究了PDMS/β-CD吸附萃取搅拌棒在极性化合物分析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建立了搅拌棒吸附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环境水样中苯酚、2-硝基苯酚、4-甲基苯酚、4-硝基苯酚、2,4-二氯苯酚的分析方法,测定环境水样及化妆水中雌三醇、雌二醇、炔雌醇、雌酮的分析方法及测定饮用水与一次性餐具浸泡液中双酚A的分析方
分别研究了微乳电动色谱(MEEKC)和胶束电动色谱(MEKC)两种方法分离分析四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及其四种类似物.在MEEKC的方法研究中,通过优化微乳液的组成(如SDS的浓度,辛烷、正丁醇、及异丙醇的百分比)和毛细管的温度,来优化八种化合物的分离条件.同样,在MEKC的方法优化中,添加剂乙腈和γ-CD对化合物的分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MEEKC和MEKC都能使八种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得到基线分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近红外光谱法对50个土豆样品建立起粗纤维、淀粉、蛋白质含量的预测校正模型.将原始数据压缩为主成分,取前3个主成分的12个吸收峰值作为网络输入向量,以Kolmogorov定理为依据,经过实验确定中间层的神经元个数为23,四项组分含量作为输出向量,初始训练迭代次数为1000.BP网络预测模型对样品三个组分含量的预测决定系数
选取了10个物种:牛、山羊、兔、鼠(mouse)、鼠(rat)、负鼠、鸡、陆龟、黑猩猩及大猩猩,并以这些物种的β-球蛋白编码区中3条外显子序列作为研究对象,用如下方法提取了DNA序列的不变量:(1)分别计算每一物种β-球蛋白编码区中3条外显子的4种碱基的相对位置;(2)实施分子连接性指数mχt的计算;(3)对于每一物种,将第一个外显子的mχt与第二个外显子的mχt,以及第二个外显子的mχt与第3个
在化学除氧和非除氧条件下,用多种重原子化合物或6-碳环化合物作为微扰剂,对芘的环糊精诱导室温燐光(CD-RTP)作了比较,并建立了在1,2-二溴环己烷存在下芘的CD-RTP法.结果表明,1,2-二溴环己烷条件下,芘在1×10-6~3×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504 4x+4.012 7,R2=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5.23%,最低检出限为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