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电磁波屏蔽布之开发研究

来源 :“联合化学杯”浙江省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第26届(2016)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回顾了我国研发、生产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电磁波屏蔽布的过程,并根据职业防护和公众防护要求,以电磁兼容理论为基础、以科学实验为依据,提出确保屏蔽效能耐久、耐洗涤、耐腐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出实行耐久、耐洗涤、耐腐蚀的技术标准.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现的一起GIS电缆终端典型局放异常事例,介绍了采用高频、特高频等局放检测手段对局放源进行初步定位,利用高速采集示波器通过读取脉冲时延的方法对局放源进行精确定位,并在实验室对局放检测与定位结果进行了验证,最终应用CT扫描的方法准确的查找到GIS电缆终端存在的气腔缺陷.
在电缆中间接头设置了主绝缘横向、切向划伤、残留导电颗粒、应力管安装错位、连接管尖端等五种缺陷,分别采用OWTS进行了局放试验,研究了振荡波局放测试技术对中间接头缺陷检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振荡波局放测试技术能够很好地检测电缆中间接头的缺陷,终瑞缺陷还须结合其它检测方法:当起始放电电压在0.9~1.0U0,且中间接头局放最大于100pC时,可作为新制作中间接头存在缺陷的判据.
目前,国际上已经确定了5G的发展期望和需求,如何把现有技术及未来发展的新兴技术进行结合以完成将5G网络成为下一步的研究与发展目标.面向即将到来的5G网络的设备发展,总结5G的技术理念、应用前景以及用户终端对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需求,重点分析5G网络在无线通信设备方面发展前景的一些关键技术,而D2D(device-to-device)近场通讯技术也是5G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有关D2D通信技术
由于采集的原始信号含有过多的干扰信号,首先在对信号分析之前对原始信号进行了降噪,,然后利用小波分析对非平稳和非线性的信号能够很好的分析其局部变化的特点,用于对故障电弧在时频域内的分解并提取了用于神经网络输入的多个相关特征量,同时在实验期间针对BP神经网络存在的容易陷入局部优化和训练过慢等特点,采用了遗传算法来对神经网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直流电弧故障检测方法的判断准确率和误判率令人满
随着机器人自动导航技术的快速发展,障碍识别和动态避障日益成为自动导航运输车(AutomatedGuided Vehicle,AGV)领域的研究焦点.障碍识别通常可以分为两类:静态障碍识别和动态障碍识别.在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障碍识别技术辅助AGV规避障碍与实现自动寻路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课题.本论文主要阐述一个基于Kinect3D摄像头的障碍识别和避障方案.该方案采用基
为了降低染色废水对环境的盐污染,更好地选择和制备高效代用盐,探索了羧酸钠盐阴离子对活性染料的促染规律.分别研究相同钠离子、阴离子浓度下,羧酸钠与传统无机盐促染效果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带不同阴离子的一元羧酸钠盐促染效果进行了比较,并采用带不同阴离子的二元羧酸钠盐促染效果进行了验证,探讨了原因.结果显示:电解质中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对活性染料起主要的促染作用,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对促染也有影响.钠离子数相同,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柔软抗静电高分子整理剂,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比例、反应温度等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采用浸轧法对涤纶织物进行后处理,对其整理后织物的白度,吸水性等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通过探讨退煮、氧漂、丝光、轧染染色等工艺过程中的参数来研究染整加工过程中对棉织物拉伸强力的影响,从而找到最佳的棉织物生产工艺条件.
本文采用超声萃取结合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一种快速提取和测定纺织品中8种二苯甲酮类防紫外线整理剂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提取、浓缩,甲醇定容,采用Acquity UPLC(R)BEH C18柱(50mm×2.1mm,1.7μm)分离,以乙腈-0.0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0.05~0.7μg/mL范围内线
以市售玉米淀粉和氯乙酸钠为原料,乙醇为溶剂,采用两步醚化法合成玉米交联羧甲基淀粉(CCMS),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对交联羧甲基淀粉(CCMS)取代度、粘度、PVI等理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合成改性淀粉的工艺参数和试验方案:碱化温度35℃,碱化时间60min,醚化温度60℃,醚化时间3h,交联温度50℃,交联时间1h,交联pH值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