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突出矛盾与路径选择

来源 :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uangp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型期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着四个突出的矛盾,针对这些矛盾,必须从我国国情和农业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出发,做出科学的路径选择。提升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力的关键路径是:实施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构建以科研院校为技术创新源、以企业为产业开发主体、产学研府民紧密结合的科技价值链创新体系。
其他文献
作者在对花生病毒病流行程度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流行程度与相关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确定影响花生病毒病流行程度的主导因子,为控制花生病毒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通过对大量不同类型花生品种进行品尝、综合评价后发现,花生品种之间感官品质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但花生上还没有现成的评价技术体系可供直接应用,因此本文拟通过本研究初步确定主要的鉴定指标,以供育种者参考.
花生菌核病是我国花生产区,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危害较重,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通过对接种寄主叶片防御酶系活性的测定,明确其在菌核病抗性中的作用机制,本文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报道.
本研究以GUS基因为外源转化基因,旨在探讨花粉介导转化方法在甘蓝型冬油菜上的可行性,并根据油菜的具体情况对转化过程进行优化组合,探索一种应用于油菜的、能被大田工作者掌握的、经济、有效、广泛使用的花粉介导转化植株的新体系.
花生矮化病毒(PSV)广泛分布世界各地,自然侵染花生、大豆、菜豆,以及苜蓿、三叶草等多种豆科牧草,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毒.在完成PSV-Mi株系RNA3序列分析基础上,本项研究提供了PSV-Mi RNA1和2的全序列分析及与其他两个PSV亚组株系和Cucumovirus病毒同源性比较,从而在PSV-Mi基因组核酸全序列分析基础上,证明我国以PSV-Mi为代表的PSV株系构成一个新亚组,即PSV亚组Ⅲ
[目的]为阐明玉米和小麦在皮层形态建成和胚乳淀粉粒超微结构上的差异。[方法]本文利用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玉米和小麦皮层的形态建成过程以及胚乳淀粉粒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淀粉粒发育初期,玉米皮层细胞由子房壁和内珠被两部分约50层细胞组成,随着淀粉粒的发育,子房壁和内珠被细胞先是降解为黑色的小颗粒,囤集在细胞膜附近,然后慢慢溶解、吸收、直至消失,而小麦中则未发现此现象。玉米胚乳内淀粉粒的积累
通过对覆盖与播种方式的试验研究,比较了不同方式下的玉米出叶速度、干物质积累、生长速率、叶片叶面积、净同化率、阶段耗水量。结果表明,膜际覆盖与直播相结合促进玉米苗期生长,抑制无效蒸发降低耗水,秸秆覆盖与育苗移栽相结合增强苗期光合能力,促进根系生长,而减少耗水。
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水稻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温度试验,研究不同时段温度对水稻结实与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结实期40℃高温处理后籽粒结实率显著降低,粒重下降,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变差。本试验条件下,华粳1号开花受精的敏感温度为35℃,而特优559开花、灌浆结实的最适温度为30℃,该温度处理结实率、粒重较高,外观品质以及食味品质较优。同一温度不同时段处理对籽粒发育与稻米品质影响不一致。16-20d温
中国大豆供求失衡,振兴大豆产业势在必行。北方大豆正面临单位土地产出率低带来的土地竞争不力、产销分离引起的成本增加、大面积重迎茬种植带来的减产严重、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不高等不利因素,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套作大豆作为南方新型旱地多熟种植模式的主体作物,具有与主要粮食作物和谐共存、发展空间大,蛋白质含量高、利于食用和加工业的发展,减轻季节性干旱的危害、实现抗旱增收等优点和具大发展潜力。作者认为稳定北方大豆
根据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性,设计施氮量和运筹比例试验,研究氮肥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吸氮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实现籽粒目标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指标,氮肥当季利用率(NUR)和百公斤籽粒吸氮量(NAPG)适宜范围不同,强筋小麦皖麦38实现产量7500kg/ha以上、蛋白质含量14.0%以上,百公斤籽粒吸氮量为2.9~3.2kg,适宜值为3.2kg,NUR为68%左右(5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