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打开学科之门的钥匙--对小学美术学科术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 :第五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ibb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术语是学生走进美术学科的一把钥匙.研究者对上海书画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术语与美国Pearson Scott Foresman美术教材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书画版教材中每一课需要学习的术语进行了建议并实施了课堂教学试点.研究者认为:学习美术术语,不该追求在一节课中看到效果,更应看重整个学习过程的铺陈,看重这样的铺陈对后续学习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中小学美术学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变得十分迫切.新课程改革以来,学习评价的目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实现
广东省湛江市辖区内拥有醒狮、人龙舞等民俗文化和邦塘村等优秀古建筑村落.这些民俗文化遗产是开发湛江本地中小学美术本土课程资源的基础.本文以湛江地区为例,用邦塘古村、
借鉴民间美术"农家灶"为创作资源,意在为儿童画创作提供更为开阔的空间和视野,摸索新的创作思路,更重要的也是旨在对"农家灶"文化传承和发扬的同时有一个新的诠释,注入新的创
众所周知,视觉文化背景下的高中美术教学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多的拓展空间和实践的挑战.而在高考这支无形指挥棒作用下,如何做到美术学科教学的实效性,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就
21世纪,社会多方面发生着变革.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将人们带入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当代美术教育也正嬗变,其在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本文通过对当代美术教育新动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绘本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以图文并茂、简洁明了的方式,向人们传播知识,在美术课堂中通过绘本欣赏培养儿童的认知发展、视觉感知、想象和创造能力,并在
本文以"夏布上的艺术表现为例",从活态传承教学方式为视点切入研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存续的"活态传承",纳入美术校本课程中.在课程观念上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的美术价值,
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在于如何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会热爱美、发现美、创造美.在宫崎骏的动画影片中,可以从各方面挖掘其可用价值,从而开发儿童的审美潜能.本文通过比
学校教育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笔者多年来致力于将蓝印花布文化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开发并实施蓝印花布校本教材.蓝印花布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蓝
在幼儿时期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教育,幼儿期又是绘画的关键期.因此要重视家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幼儿美术的教育意识,改变错误的家庭美术教育观念,使家庭美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