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性控冻精生产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推广应用

来源 :第六次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动物受精的生殖生理学原理,某公司研究开发了以添加异种动物精子为基础的奶牛性控冻精生产新技术(专利技术),使该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50-60%,生产效率提高2-3倍,已经在1500余个用户推广应用50万支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家畜性控技术推向了真正的产业化普及应用阶段。
其他文献
虽然已知microRNA参与很多生物体发育过程,但是microRNA是如何调控正常乳腺的体内发育过程,目前这方面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将编码microRNA-31的基因克隆到pTRE2表达载体上,酶切线性化后,回收目的片段原核注射小鼠胚胎后,经胚胎移植获得PCR以及southern blotting鉴定的阳性鼠.将这些阳性小鼠与另一种乳腺特异性启动子MMTV-rtTA转基因小鼠Cross后,用添加有
本实验证明akirin1基因能够通过促进肌肉分化相关的标志性基因如myogenin和MCK mRNA水平以及myogenin蛋白水平的表达,从而促进肌肉分化。另外还证实了akirin1基因通过增强myogenin基因启动子活性促进myogenin的表达,最终促进肌肉分化。
试验采用DNA测序、PCR-SSCP和PCR-RFLP技术检测牛ANGPTL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并研究了该位点与其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以期能够为该基因功能的阐明和牛育种改良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成功建立了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及诱导分化的方法,该细胞培养技术平台的建立对于研究肌肉分化途径、改良家畜肉质及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通过MyoG及Myf-6的高表达及RNA干扰技术研究表明,MyoG基因在牛骨骼肌卫细胞的分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量的升高能够提高肌管融合率并增加肌管的体积。而MyoG的干扰则显著降低肌管的融合率,细胞仍然具有分化的能力,推测在此分化过程
Ribosomal Protein S27-Iike(RPS27L)基因是新发现的核糖体蛋白编码基因,其功能未知.利用CHIP-on-chip等技术,首次发现了RPS27L基因是p53诱导表达的基因,通过与RPS27L基因内含子1上的结合位点结合,p53调控RPS27L基因的转录表达.过表达RPS27L基因可促进Etopside诱导的细胞凋亡,沉默该基因则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表明RPS27L基因具
为了进一步研究FUT1基因的功能,充分挖掘我国地方猪种中特有的遗传特性,本文采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对多个物种的基因进行了对比,本文希望利用基因组之间编码序列和结构上的同源性,通过已知物种基因组的定位信息比较其他物种基因定位,从而揭示该基因潜在的功能。
本文介绍SMYD3在卵母细胞和体外受精中的表达表明SMYD3在卵母细胞和成熟过程中都起作用。结合敲减结果分析,说明SMYD3对成熟信号通路可能没有影响,其在成熟过程中积累,可能与RNA聚合酶II形成复合体,或与特定的DNA序列结合,调节母源性基因的转录激活,进而影响受精后胚胎的正常发育。荧光定量PCR显示,SMYD3从8细胞后表达开始升高,到桑甚胚期达到最高,然后到囊胚期开始下降;我们推测SMYD
本研究应用Solex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揭示了猪甲状腺组织中的miRNA表达谱,这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猪miRNA数据库,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猪甲状腺中miRNA的表达情况,从而为研究miRNA在猪甲状腺细胞分化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利用测序结果定制的miRNA芯片已经用于检测金华猪不同生长阶段甲状腺miRNA的表达情况。下一步本研究将运用Real-time PCR等方法对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是动力变化的,而且基因间表达量是相互协调的,利用siRNA技术可以在不影响基因组DNA的条件下快速高效的调控基因表达,研究基因功能和基因之间的互作。设计的DnmtloC端干扰片段为有效序列,Dnmtlo扰低后对卵母细胞成熟率没有明显影响,但能够明显降低孤雌胚胎的发育,在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过程中Dnmtlo是胞质定位的,理应不会发挥作用,但孤雌胚胎发育结果表明
本实验确定了TSA处理供体细胞和核移植胚胎的最适条件分别为250nmol/L,24h和40nmol/L,24h,发现TSA同时处理供体细胞和克隆胚胎可以显著的促进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发育;同时还研究了TSA对转基因核移植胚胎中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TSA处理转基因成纤维细胞可以显著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本实验进一步了解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调节机制,为转基因动物的培育奠定理论与技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