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与国民性改造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l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性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和教育的产物.教育与国民性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教育改造国民性的复杂性.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是阻碍教育改造国民性的历史因素;国民性独具的特点决定了教育在改造国民性中的长期性;教育自身的有限性决定其在国民性改造中的有限性.
其他文献
五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第一大队第四中队举行了参观团营农场的活动。活动的目的是: ①通过团营农场的参观,使儿童知道集体劳动、机器生产的优越性,认识农业集体化、生产机械
在20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变革的浪潮中,“回归生活世界”成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而教育回归生活的题中之意,就是回到生活的真正主体—公民的培养上.教育所培养的公民,一方面必
教育与国民性并不必然相关.教育的“主体”、“客体”都是由“人”构成的,“人”就成了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核心要素和最后归宿点.“生物人”、“经济人”、“理性人”、“
会议
随着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的日益兴起,以及高职院校对职业素养教育的逐渐重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工具来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将成为一种趋势.基于微信应用于职业素养教育的
国民性改造语境分为历史语境与现实语境,在这两个不同的语境中,国民性及国民性改造的内涵、特征是不同的.历史语境下的国民性是贬义的,指的是民族劣根性,国民性改造就是要清
会议
番茄是人们熟悉的蔬菜,人们又习惯叫它西红柿。它既可当水果,又可做菜肴,是餐桌上的“常客”。可是,你知道吗,在引入番茄的历程中,还有一段备受“冷遇”的经历呢!番茄的故乡
社会中出现的种种丑恶现象,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彩色馒头、“小悦悦事件”,特别是近期拽着耳朵将孩子提离地面的“虐童事件”等等,使舆论的焦点直接指向了“中国人的道
最近,我校举行了一次观摩教学。事先怎样准备的、怎样计划的,以及进行的情况报道於後: 在校务会议上,大家研究了以什麽科目来进行观摩教学这个问题。因为有些老师感到算术这
尼泊尔王国马相迪河大桥,系一座跨径为125米的悬索桥,1981年完工交付使用。去年年底发现该桥廓尔喀一岸锚碇索洞出现裂缝。今年有关方面派遣我们三人技术组赴尼现场调查研究
本文试图从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双重角度对传统国民性进行行为、心理和文化的多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中国传统国民性的具体特征.由传统国民性的劣根性所产生的种种文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