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中出现的种种丑恶现象,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彩色馒头、“小悦悦事件”,特别是近期拽着耳朵将孩子提离地面的“虐童事件”等等,使舆论的焦点直接指向了“中国人的道德”问责.而教育历来被认为对于国民素质的提升、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社会道德问题,一味揭露、指责自私、麻木的国民性,对于改善现实并无多大裨益.更重要的是应该审思造成国民性不足的教育根源,探讨适合的教育途径,更好地改善社会道德状况.
其他文献
学生在特定场景中的行为表现,是其内在的关系意义的表达.经验和前见使得教师往往受对学生行为情势评估之支配,而往往忽略学生行为的关系意义,而专注于学生行为的表现,致使教
据二十八日「莫斯科真理报」报道,列宁山上的国立莫斯科大学新校舍正在以苏联雕刻家、画家和装饰艺术大师的杰作进行装饰。新校舍俱乐部的走廊上将竖立普希金和高尔基的大理
启动现代化航船是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的主要原因,其中直接诱因是人的现代化问题.当下提国民性改造仍具有现实意义,中国国民性中还存在与现代化人的理想特征不符的因素,实现人
  关于国民性的论述自古有之,清末民初国民性争论正式进入了国人的视野,当前在多元化、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国民性争论被再次提上议程。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论战,国人对
会议
五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第一大队第四中队举行了参观团营农场的活动。活动的目的是: ①通过团营农场的参观,使儿童知道集体劳动、机器生产的优越性,认识农业集体化、生产机械
在20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变革的浪潮中,“回归生活世界”成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而教育回归生活的题中之意,就是回到生活的真正主体—公民的培养上.教育所培养的公民,一方面必
教育与国民性并不必然相关.教育的“主体”、“客体”都是由“人”构成的,“人”就成了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核心要素和最后归宿点.“生物人”、“经济人”、“理性人”、“
会议
随着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的日益兴起,以及高职院校对职业素养教育的逐渐重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工具来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将成为一种趋势.基于微信应用于职业素养教育的
国民性改造语境分为历史语境与现实语境,在这两个不同的语境中,国民性及国民性改造的内涵、特征是不同的.历史语境下的国民性是贬义的,指的是民族劣根性,国民性改造就是要清
会议
番茄是人们熟悉的蔬菜,人们又习惯叫它西红柿。它既可当水果,又可做菜肴,是餐桌上的“常客”。可是,你知道吗,在引入番茄的历程中,还有一段备受“冷遇”的经历呢!番茄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