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改革:扬鞭奋进正当时--常州市天宁区初中教学改革综述

来源 :2016年江苏省初中教学改革与创新现场观摩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rk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办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追求的目标.教学质量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焦点.近年来,围绕"如何减负增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试图通过教学改革创新,让初中教学这块短板"长"起来.初中在天宁区真的是块短板,属于天宁区教育文体局管辖的只有6所初中,其中还包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怎样让初中快速发展?尝试与常州市区的名校集团办学,在区域层面加强了教研力量,“借力”、“发力”成为了发展的关键词。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建立在科学的质量观上的综合提升工程,所以探索实践从教师发展、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管理改革五个方面着力。
其他文献
育人质量,聚焦"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它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细化,是高层次能力与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的融合.它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它是支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或精神支柱.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方向是立德树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树“幸福完整”之人。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要实现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型,不能只见分不见人、只见理不见情,要在实践中寻求课程与教学的改
管理是学校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镇江市高资中学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着重抓好管理团队建设、教师团队建设、学生发展建设,三位一体,以强有力的制度作保障,认真抓好落实,形成了"一心一意"抓质量的良好氛围,学校管理层与教师关系融洽,教师与学生水乳交融,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希望通过多方位合作,实现共赢,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但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却存在着校际间的不均衡,校际间的不均衡是多年来形成的固有问题.近年来,学校外来人口子女比例已经超过45%,且有递增的势头。学校面临着办学瓶颈,少量优秀学生与大量学习能力弱、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以同一速度前进。优生吃不饱,家长有意见;学习困难生吃不了,家长也埋怨。从而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
东海县白塔初级中学坚持从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成才规律出发,提倡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实现教学过程向学习过程转变.它以尊重学生主体,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以落实自主、合作学习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充分激发学生的自然生长本性与潜能,打造促进学生自然生长教学方式,初步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了初步的释放,教师素质逐步提高,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靖江市团结初中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初中,近年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突出"减负增效提质"这一主题,紧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农村学生得到理想的发展,让每个农村家庭收获成功的喜悦"的办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细化教学过程管理,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在教学管理中扬师德,铸师魂,打造责任团队、强化课程意识,促学生综合素质的
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诉求和现实选择.但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如何避免改革的碎片化,如何将行政推动与自主创新有效结合,合理规划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整体优化教研工作发展模式,有效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是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直面的问题.2013年底,徐州市中小学全面开展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
初中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中坚,起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近年来,面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初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泰州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学校标准化管理,重视学校内涵建设,加快推进改革创新,软硬并举,内外兼修,初中教育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分科课程、学科课程在学校占绝对统治地位带来在凸显了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研究试图以学校创意生活工坊——情境化实验室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以项目学习为途径,为学生提供在高仿真情境下活化、整合、运用、内化各学科概念、知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学科素养.
多年来,苏州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举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大旗,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在2013年全域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评估后,继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为目标,聚焦改革创新,以促进公平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适应苏州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新形势,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教育
为了全面推进无锡教育现代化建设,积极促进无锡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无锡市教育局于2014年底发布《无锡市"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工作意见》,决定用三年时间,以项目化管理和支持的形式,培育建设一批自觉坚守教育核心价值,不挑生源,不争排名,管理规范,品质优良的"新优质学校",努力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内外兼修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在项目推进和实施过程,无锡市教育局立足整体规划,科学培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