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心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及心缺氧自由基表达及左心功能的变化、心肌半定量评分及不同剂量血必净对其的干预。方法1.成功建立窒息大鼠/心肺复苏模型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S组:假手术组(无窒息及心肺复苏,仅予麻醉和气管切开插管);C组:常规复苏组(常规复苏+生理盐水4 mL/kg);LD组:血必净低剂量治疗组(血必净2 mL/kg+生理盐水2 mL/kg);HD组:血必净高剂量治疗组(血必净4mL/kg)。分别测定:1、每只大鼠术前、ROSC后2h、4h、6h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LVdp/dtmax);2.各组心肺复苏术后6小时心肌组织SOD、MDA表达及心肌半定量评分。结果1.血清SOD-与S组及术前比较:C、LD、HD组在复苏后2h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复苏后6h,仅C、LD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HD组在复苏后6h高于C、LD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MDA-与S组及术前比较:复苏后6h,仅C、LD组在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LD、HD组在复苏后6h低于C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复苏后6h心肌SOD以HD组最高,C组最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相反心肌MDA以C组最高,HD组最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LVdp/dtmax:与S组各观察时点比较:C组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复苏后6h:HD组最高、C组最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LVdp/dtmax与心肌SOD呈正相关、与心肌MDA呈负相关。(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左心室组织形态光镜下10倍目镜下半定量评分,C组明显高于LD、HD组。结论1.在以窒息致心脏骤停的大鼠心肺复苏模型中,ROSC后血清SOD存在一过性升高。2.心肺复苏术后存在明显血清及心肌中MDA增加、SOD下降,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不全.2.予血必净干预后血清及心肌MDA有所下降,SOD有所升高.左心室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升高,心肌病变好转,且存在量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