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对纳米碳管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

来源 :第五届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1981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粉末冶金工艺结合轧制退火工艺制备了纳米碳管弥散强化铜材料,研究了轧制对纳米碳管在铜基体中发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密度和硬度,并且促使纳米碳管在铜基体中均匀分布,在组织中形成了大量的形变孪晶.
其他文献
采用超声喷雾热换法制备的纳米WO,通过生氢气还原到WO再还原到钨的分步还原工艺,获得了平均粒度为19nm的钨粉.经软模成形后,用高温膨胀仪研究了纳米钨粉的烧结收缩规律.结果表明,纳米钨粉压坯在1 050℃开始收缩,1 210℃收缩速率达到最大,到1 500℃收缩基本完成.最终得到相对密度达到92.9%,晶粒尺寸10μm左右的烧结钨材.
机械合金化法(Mechanical Alloying Process)是一种制备复合粉之有效方法,最早应用于氧化物播散强化型合金(Oxide dispersion srtengthened alloy)之制造.搅磨机(Attritor)是此项技术使用的设备,粉末原料在搅磨机内受机械能的搅磨作用,不只能产生机械合金化,还可有微晶质化、非晶质化以及机械化学反应等作用.本研究探讨在搅磨机内利用机械化学反
用元素混合法研究了粉末冶金Ti-Al-Nd合金的烧结致密化行业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粉末冶金Ti-Al-Nd合金中由于稀土元素钕的存在,其烧结过程中出现液相,同时稀土钕对钛粉末表面氧有净化作用,二者促进了粉末钛的致密化过程,烧结密度可以达到99%以上.显微组织分析表明,粉末烧结Ti-Al-Nd合金是单相α相,随着钕含量的增加,晶粒细化.该合金烧结的态试样中存在生长孪晶.粉末冶金Ti-Al-Nd合金
无粘结相硬质合金是一种特殊的硬质合金,它不含金属粘结剂.本文着重论述了原始WC平均粒度、晶粒长大抑制剂加量、热等静压处理和烧结气氛等工艺参数对无粘结相硬质合金的性能的影响.
含硅AZ91镁合金可以改善其机械性质.喷覆成型技术的应用可以藉由雾化与液滴飞行的过程而使得主要相获得快速凝固的行为,在喷覆成型过程中,制程参数的适当调整可以降低坯料的孔隙率与改善其外观形态,并以OM、SEM/EDS和XRD加以分析喷覆成型材料的微观结构,并且和铸造材料的微观结构做分析和比较,同时比较喷覆成型材料和铸造材料在加工性质上的差异.在加工性质的研究中,圆柱试棒是利用直接型制程的方法在不同的
制备了铝电解用NiFeO基金属陶瓷惰性阳极,研究了环境温度及材料成分对导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iFeO基金属陶瓷的导电率主要受温度、陶瓷基体导电率、金属成分及其在陶瓷相中分散度影响;当温度从573K升至1 233K时,NiFeO陶瓷的导电率由0.099S/cm提高到2.105S/cm;与NiFeO陶瓷相比,金属陶瓷的导电率有极大的提高,但二者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1 233K时,金属含量为5
工具、模具材料所应具备之性质为高硬度、高耐磨性、良好的韧性及尺寸安定性;而热均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制程是基于使材料达到高强度、高硬度、进而延长组件寿命及有效成本的考量,当材料性质不能经由传统制造方法达成时,可透过热均压技术来进行改质.热均压技术可制造出高合金化、高致密性及化学均一性佳的制品,而且可得到细密的晶粒结构及均向性佳之机械性质.因此本实验选用高钒工具钢做为基材
通过元素粉末反应烧结制备硬质合金是区别于传统WC-Co液相烧结制备YG类硬质合金的新途径.本文研究了微米级钨粉(2μm)和多壁纳米碳管(直径10nm)的反应烧结制备硬质合金的过程,并且制得了硬度高于HRA94的YG8硬质合金,这种合金的主要特点是WC晶粒(0001)晶面在垂直压制的方向上形成了高度的取向.对在800~1 410℃不同反应温度下烧结的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的分析,确定了钨和
论述了CNC压机的特点和优势,叙述了通过设置合理的压制参数,可以避免常规压机生产某些汽车零件无法克服的压制裂纹,确保产品质量;讨论了通过优化模具设计、利用CNC液压粉末成形机独特的可控模冲编程、选用合适的工艺,生产出一般机械压机很难一次成形的零件,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省了成本,使批量化生产行星齿轮座能够施行.
采用机械球磨技术制备组织细化具有形变第二相的W-35%Cu复合粉,经初步液相活化烧结后,再经热挤压进一步形变和致密,获得近全致密的、具有细小组织和综合性能优异的W-Cu形变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