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迷走性晕厥2016

来源 :2016中国心电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晕厥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将晕厥重新定义为"一过性全脑低灌注导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其发病特点为迅速发生、持续短暂和可自发性完全恢复".晕厥的原因多种多样,临床上神经介导性(反射性)晕厥最常见,主要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情境性晕厥、颈动脉窦过敏性晕厥和不典型晕厥.几种不同类型神经介导性晕厥的区别在于触发因素及反射弧的传人途径不同.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神经介导性晕厥中的一种常见类型.据统计,在院外发生的晕厥事件中VVS的发生率高达40%.因此对VVS的处理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简要介绍VVS的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我国研制成功的适于开展天文时纬残差观测及其与地震关系研究的一种新型天体测量望远镜——CCD天顶望远镜(Digital Zenith Telescope,DZT),此类仪器具有高精度、
本文对我国地震预报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回顾,提出地震预报工作必须发动群众、必须两条腿走路,专业队伍的研究和群测群防要互为补充,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跟踪
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的40年间,在华北地区,发生了1979年五原6.0级、1996年包头6.4级、1998年张北6.2级3次中强地震,本文作者亲历了其预测预报的全过程;1991年6月国家地震局
1976年唐山地震漏报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执行周总理的地震工作方针,没有执行“专群结合”。因此建议在全国恢复“三土”(土地磁、土地电、土应力)。主因之二,就是我国地震预
本文回顾性地讨论了1976年唐山7.8级大震的三要素预测.用静中动判据和震中迁移交会讨论了位置预测,用震源模式讨论了强度预测,用三性法、异年倍九律和震源的解锁指标讨论了发
通过邢台、河间、渤海、海城串发地震的后效影响场分析,发现每次地震都发生在前一次地震的后效异常区内.渤海地震的外围后效影响场有两个明显的异常区——辽宁熊岳与河北丰南
临震预报是挽救生命最关键的预报.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按张庆洲所著《唐山警世录》介绍,7月24日北京队华祥文、李宣瑚、张闵厚、耿庆国等皆有短临预测的时间和强度,但震中位
缺血性心肌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动过速致死风险高,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也存在较多限制.导管消融可终止或减少室速发作,可有效降低缺血性心肌病室速患者的猝死风险,对于
会议
1976年是我国7级以上大地震发生最频繁的那一年,共发生了6次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即云南省龙陵2次,四川省松潘2次,河北省唐山2次)这也是我国地震历史上最为少见的那一年,由于
早在45年前,Moss医生和McDonald医生首次报道了用左侧心脏交感神经切除(LCSD)预防长QT综合征(LQRS)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和猝死.在过去的15年中人们对LCSD这项治疗表现出越来越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