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及“十一五”期发展重点

来源 :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海港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改革开放以来,港口吞吐量一直呈快速增长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速更是飞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沿海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速8.2%,由改革初期的2.6亿吨增长到1990年的5.7亿吨,平均每年增加约3000万吨;90年代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长速度9.6%,2000年达到14.2亿吨,平均每年增长约68500万吨;进入21世纪,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速18.9%,2005年达到33.8亿吨,平均每年增长约4亿吨。同期外贸吞吐量增速也由8.7%、12.5%上升到新世纪的19.1%,2005年达到13.2亿吨,占港口吞吐量的39%。本文论述了港口吞吐量增长的因素、未来港口面临的发展形势、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以及“十一五”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及重点。
其他文献
采用系列变率物理模型进行变率影响研究工作量相当大,本节探讨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来研究模型变率对流场和泥沙运动的影响。针对系列变态物理模型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潮流数学模型和泥沙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变率对潮流流速和航道冲淤变化的影响,为模型变率影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手段。
天津港近几年来航道和码头泊位等级不断提升,正处于一个朝气蓬勃的发展时期。随着港口附近海岸工程的不断建设,该水域的水文、泥沙环境相对以前也有所与变化。为了深入了解现状下港口周边的水动力及泥沙环境变化情况以及对天津港未来发展的影响,本文结合最新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采用现场实测分析、遥感悬沙分析、风浪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进行了综合研究。为天津港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最大熵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解一个条件变分问题导出一种适用于描述非Rayleigh海浪波高H统计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f(H)=αHe>,并将其参量α,β,γ以H的1至4阶分布矩(H,m=1,2,3,4)显式地表示出来。用实验室风浪槽中不同风速下和不同风区处实测的36组风浪波高数据对上式进行验证,并与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的瑞利波高概率密度函数加以比较。结果显示瑞利概率密度函数显著的偏离实验数据,而上式则与各
在椭圆型缓坡方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底摩擦、非缓坡地形、波浪破碎等多种变形因素,得到了改进型缓坡方程。通过转化成Helmholtz方程形式后,采用高斯消去法(GEP)进行求解节约型带状矩阵方程,求解速度大为提高,可用于较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波浪变形数值模拟。
日照市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部,东临黄海。该地区北受渤海及东北低压、冷空气的影响,中受黄海气旋的影响,南受江淮气旋及侵入我国北部、东部海区热带气旋的影响,是我国遭受风暴潮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破坏力最强的是热带气旋。登陆本地区或是在附近经过的热带气旋所产生的风暴潮,经常给当地的国民经济、人民生命财产和港口营运带来严重损失,甚至酿成重大灾害。为了给政府、规划、设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采用组合分布法对
火箭锚是一种自备动力的锚固设施,针对它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本文从理论上,根据火箭锚的受力状态,对其侵彻运动进行系统分析,建立运动方程组,从而求解得到侵彻轨迹。从现场试验中,测量火箭锚的运行轨迹和锚固力,对影响火箭锚侵彻运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理论计算轨迹和现场实测轨迹进行分析对比,得到相应地质条件的计算参数或系数,使计算更具实用性,为火箭锚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简单归纳和总结了越浪量的研究进展及相关计算公式。重点分析了风对越浪量的影响,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提出了修正的风校正系数。
工程中用来评估海洋平台管节点疲劳破坏的S-N曲线方法中,应力集中系数(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简称SCF)是评价管节点疲劳寿命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使用SACS软件中常用的几种计算应力集中系数的参数理论,计算出K型管节点在轴向力,平面内弯矩以及平面外弯矩作用下热点的应力集中系数,将结果进行比较;并使用ANSYS软件对K型管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对参数理论的结果进行验证,
本文以海南24平台导管架管节点焊接质量控制为主线,分别阐述了在海南24平台导管架建造的各个阶段中,其质量控制的要点和如何进行控制。通过"真诚服务甲方,高效优质施工",不断强化施工质量和服务管理,施工全员质量监控体系,在确保生产经营见到明显效果的同时,又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占领辽河油田市场立下了功劳。
虚拟仪器技术在硬件软件化的进程中应运而生,在测量和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海上观测为背景,对如何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海浪监测进行了研究。采用LABVIEW作为虚拟仪器开发平台,自行设计出一套可连续测量的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文中说明了该系统在渤海海域的实验情况,实验证明,整个系统的性能稳定,测量结果较准确,性价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