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石墨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物理性能研究

来源 :第七届海峡两岸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78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在石墨纤维表面电化学沉积铜镀层,再用镀铜石墨纤维在973 K,10MPa的条件下进行热压成型制备了微观结构均匀致密的铜/石墨纤维复合材料.随纤维含量分布在30~60%时,复合材料密度从6.9g·cm-3降低至4.9g·cm-3.沿纤维径向上的热膨胀系数(CTE)从11.9×10-6/K降低至1.88×10-6/K.当纤维体积分数为40%时,导热系数最高为20.29mm2/s,相应的热导率为63.12W/M·K.在铜基体与石墨纤维之间引入厚度约的0.5μm镍过渡层后,相同制备工艺下热导率提高到263.2w/M·K.
其他文献
大青叶为菘蓝、马蓝和蓼科草本植物廖蓝的干燥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等功效。大青叶的活性成分有靛蓝、靛玉红、腺苷和色胺酮等。本文以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大青叶的水提
本文在玻璃微通道壁的局部位置上修饰亲和素,当生物素化处理后的细胞流过该区域时,生物素和亲和素的相互作用使细胞吸附并固定在分离通道壁上。电压驱动下,含SDS的缓冲液流过固
D-丝氨酸是生物体内常见的一种D-氨基酸,是神经调节物,在控制哺乳动物的行为表达方面,扮演着某种重要作用。本文用萘二甲醛(NDA)衍生氨基酸,首次以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
本研究采用带负电环糊精作手性选择剂,以盐酸苯环壬酷的分离为基础,探讨了各因素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建立了一种NACE拆分体系。
本文针对药物与DNA相互作用的二种方式选择了有代表性的肿瘤治疗药物卡铂、顺铂、博来霉素和放线菌素D,利用芯片电泳研究了它们与18-mer dsDNA的相互作用。观察了药物浓度对DN
本研究采用DHR-123和NDA两种荧光探针来标记细胞内活性氧和还原性谷胱甘肽,以微流控芯片技术为操作平台,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活性氧类和还原性谷胱甘肽的芯片电泳检测方法,并将
笔者利用表面吸附自组装的原理,将亲水性高分子聚乙烯醇修饰在PDMS芯片的表面,并利用表面漫反射红外光谱,电渗监控表征了改性的结果,聚乙烯醇涂层完全抑制了芯片表面的电渗,蛋白质
本工作以GMA-EDMA整体柱为载体,在微流控芯片上进行载体的制备和凝集素在载体上的固定化,并利用固定化的凝集素亲和和电泳分离的集成进行糖蛋白的微观不均一性的研究,在400s内以
本文以微流控芯片为平台,在实验室自制的激光诱导荧光芯片分析仪上,经优化拆分条件,考察了七种中性环糊精对三种碱性药物的拆分,探讨了可能的拆分机理,建立了在芯片上实现手性药物
本文以PMMA微流控芯片为研究对象,通过紫外光聚合方法,对PMMA芯片通道表面进行了化学修饰,以达到控制电渗流和抑制样品吸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