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玉米是喜温作物,由低温产生的冷害是影响黑龙江地区玉米生长发育的最大气象灾害。本试验将开展玉米根系在低温胁迫下表型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材料方法】以玉米合344为试验材料,玉米长至二叶一心时,进行低温5℃处理,以温度22℃为对照。处理时间分别为12 h, 24 h, 3 d, 7 d,每组试验均设置3次重复;【结果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低温处理7d与对照相比,SOD活性最高,增至对照的44.8%;低温处理7 d与低温处理12 h对比,SOD活性增加了59.5%;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强度的增大,玉米根系能够快速的启动的SOD活性响应的应答,清除体内ROS。在低温胁迫下,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高于对照,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处理7 d时,POD的含量最高,增至对照的30.1%。然而,低温12 h POD活性相对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在低温7 d时,玉米代谢紊乱,清除ROS能力较强。低温胁迫下,脯氨酸(Pro)的含量随着处理的时间延长而增加,当处理7d时,脯氨酸含量最高达到47.96ug.g-1FW。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玉米根系的相对电导率呈现上升趋势,在处理12 h,与对照相比,根系相对电导率上升39.1%。【结论】低温冷害影响玉米生长发育,低温5℃胁迫下,玉米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Pro)渗透调节指标的活性及含量来适应温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