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CVD制备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氧化锌背电极的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光伏会议暨中日光伏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man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LP-MOCVD 生长技术,采用Zn(C2H5)2 作Zn 源和H2O 作氧源,使用硼烷为掺杂气体,制备出了光电特性稳定的较低电阻率、高透过率的氧化锌薄膜。在薄膜面积10cm×10cm 范围内,厚度为5500. 时,方块电阻为40Ω,透过率>85﹪,迁移率为8.56cm2/Vs。应用于非晶硅电池背反射电极后,显著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从而提高了电池效率。
其他文献
p-i-n型非晶硅基太阳电池的界面因素及S-W效应问题,一直困扰着光伏科学界;为提高该类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和降低光致衰减,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因此成为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热点。为此整个光伏界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本文将从能带结构工程角度,利用纳米非晶硅的带隙与材料成分和结构的关系,本文首次设计出了p-i-n各层,并使其p、i、n各层按顺序能带渐变,不仅避免了为降低界面效应而引入的缓变层(buffer laye
本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制备ITO 和ZnO:Al 透明导电膜,并成功地将ITO/Ag 和ZnO/Al/SS 复合背反射电极应用于pin 和nip 结构的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得以显著提高,个别电池的短路电流增幅高达30%。分析认为,背电极的Lambertian 织构是复合背反射电极陷光效果的关键。而背窗口层的作用主要是阻挡金属Ag或Al与非晶硅n层间的互扩散。
本文采用PC1D太阳电池软件模拟的方法,对以颗粒硅带为衬底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作了模拟分析,给出1cm2 面积的电池的性能模拟结果,并进行了实验检验,分析了颗粒硅带衬底的作用。
本文根据香港和广东沿海地区的历史气象数据分析验证了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具有非常好的互补性,并进行了独立型风光互补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和实验验证,对沿海海岛和边远山区的电力普及和通信工程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对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应用,本文建立了相应的系统优化模型,通过输入当地气象数据,根据不同的负载要求和可靠度要求,可以找出最优化系统组合,即风力发电机装机功率,光伏系统装机功率和蓄电池容量的最优化选型。本文
本文提出了依据GB/T6495.4-1996《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 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的各个修正参数的一种确定方法。给出了使用TFC40/450光伏方阵/组件测试仪对经检测组件的现场测试换算结果及检测结果,以及组件的串并联组合测试换算结果。
利用微电子和光子结构分析软件(AMPS)模拟了不同异质结能带补偿条件下a-Si:H/c-Si 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光电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在价带补偿占优势的情况下,a-Si:H/c-Si 异质结在不同偏压范围内异质结能带特性不同,造成导电机制随偏压发生变化,从而使太阳电池的光照J-V 曲线扭曲,填充因子下降。
本文建立了多结叠层太阳电池的反射光谱模型,研究了锯齿形反射问题,通过调整顶电池的背场和中电池的窗口层的厚度,可以显著减少锯齿形反射。并对顶电池窗口层和减反射膜的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
本文讨论了采用孪生对靶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ZnO:Al(ZAO)薄膜材料,考察一定工艺条件下制备的ZAO 材料的霍耳迁移率、可见光透射率、反射率等性能,并对其作为倒结构柔性衬底太阳电池顶电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本文研究了在聚酰亚胺柔性衬底上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非晶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在稳定各层材料沉积工艺的条件下,仅调整I/P 界面的处理方式,研究其对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合理的界面处理方式,可以使太阳电池的填充因子显著增大,从而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采用PECVD 法沉积制得nc-Si:H 薄膜,用Nicolet Nexus 870傅立叶透射谱仪测量了它的透射谱,通过计算得到了样品的吸收谱,采用线性外推法得到了样品的光学带隙。引用该实验的数据,运用AMPS软件,对I层渐变带隙太阳电池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说明,当I层厚度在500nm的时候,电池效率eff有最大值;渐变带隙的nc-Si:H薄膜电池具有高光电转化效率,达到了2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