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来源 :2004年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信息化与新跨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ongzh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阳市属于西部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市,要带动全市400多万农民致富奔小康,不仅需要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同时还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工具和手段缩短农民了解市场信息与学习生物技术的距离,成为联系农村致富能人、技术骨干和长期闯荡市场利用电子网络营销经济人等的纽带、传播先进的技术,不但节约了层层培训的人力、财力,为机关事业单位消肿打下了基础,而且对提高农业优势区域经济的生产率,使单位土地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增加农民的生产性投入。因此,加速农业信息化的步伐,已成为资阳市实现农业产业化升级的关键环节。当前,资阳人民正在将以计算机、多媒体和光纤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农业技术信息相结合。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使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操作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决策科学化。为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经济迅速转变,为解决“三农”问题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奋斗。
其他文献
在万维网中,具有相同主题的资源构成一系列小集群,进一步又能构成无尺度网络。无尺度特征和小世界结构的并行存在反应了万维网的网络结构特征,也反映了信息资源之间存在着类似热度的分布特征。公众最感兴趣的资源仅占整个网络信息资源的一小部分,因而可以通过Push与数据分发等技术将这部分信息及时、主动、无拥堵地送给喜爱它的用户,从而构成主动服务网格乃至文化网格环境。文化网格将能够引导从嵌入式软硬件系统研发、无线
本文介绍了TDM over Ethernet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要点及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通过和TDM over IP、VoIP、ATM等相关技术的比较,指出了该技术的优势。最后,给出了TDM overEthernet技术的一个应用实例。
本文通过总结和比较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化不同的发展模式,提出基于价值链特征分析和比较优势的模式选择策略,分析了信息化对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发展趋势。
在信息安全体系中,身份认证是安全系统中的第一道关卡,用户在访问安全系统之前,首先经过身份认证系统识别身份,然后访问监控器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授权数据库决定用户是否能够访问某个资源。本文首先论述了传统的身份鉴别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指出在信息化时代,有效地鉴定个人的身份有着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它可以有效地防止犯罪和诈骗、提高办公效率、节约资源,因此给我国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然后分析了
纵观人类社会经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其实就是人们不断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变革落后生产方式从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过程。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生产方式的革命,对于树立科学的经济发展观,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生产方式的革命。其次,探讨了新型工业化是四川经济发展的希望。最后,探讨了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四川经济的跨越发展。
中国加入WTO后,工程勘察设计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随着企业推行IS09000质量标准认证不断深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促进企业重组、优化设计与管理的业务流程,开发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是加速技术进步、确保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战略举措。因此,本文就四川内江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实施的信息化工程做了三点探讨,包括:1、CAD与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回顾;2、CAD与信息化应用工程实施成效
本文提出解决邮政运输在途中的监控系统解决方案--通过CPS卫星定位系统来实现。监控系统在监控效果上可以以两种方式来达到:一种为实时监控,另一种为事后监控。文中提出了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来实现事后监控和实时监控系统的特点、功能以及系统组成。
随着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的日益普及,人工收费成为交通堵塞的重要因素;超重超载是安全第一杀手,挂假军牌、假警牌严重影响军警车辆管理秩序;抢车、偷车是常见的犯罪现象,及时发现有利于破案效率的大大提高,本文构想的汽车身份证与自动管理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经之道,是汽车电子技术的重大突破。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形式及提供个性服务的优势和条件,提出了实现个性化服务的策略及措施。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里,信息教育与信息素养在大学教育中显得尤为得重要。而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众人瞩目的问题,如何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上探寻新的出路,也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因此,本文就上述问题探讨了三个方面,包括:1、信息教育与信息素养;2、教育信息化;3、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