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质发电政策法规发展形势分析

来源 :第二届全国研究生生物质能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YouNeverCh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分析当前与生物质发电相关的政策法规形势,提出适合发展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探讨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思路,为企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生物质气化气的组成以及内燃机本身结构特点决定了内燃机的动力、经济、排放性能。生物质气化气热值低,气缸内气体的燃烧速度慢是导致燃气内燃机动力性不足、经济性降低、排放过高的主要原因。从内燃机的进气系统和燃烧系统两个方面分析了生物质燃气特性对内燃机的影响;最后针对内燃机的燃气消耗率,最大爆发压力,排气温度三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测定了生物油在室温、50℃和70℃下对铝、硬铝、黄铜、碳钢、奥氏体不锈钢和有磁不锈钢六种金属的腐蚀特性;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腐蚀表面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生物油对碳钢的腐蚀最为严重,其次是硬铝和铝,而黄铜则出现了轻微的质量损失;随着温度的升高,腐蚀速率大大加快。两种不锈钢在实验温度下都不受影响。经生物油腐蚀后,铝和黄铜表面的有机物含量增加;不锈钢表面有机物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
旋风气化器是通过气流携带物料颗粒在气化器内形成旋流流场,同时完成气化反应,反应后气化燃气与灰分自动分离。本文以锯木屑为物料,以空气为气化剂,选择空气当量比为0.22~0.26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旋风气化器气化区域的最高温度在850~1000℃,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结渣现象;随着空气当量比的增加,产品气的热值从5.72MJ/Nm降至3.85MJ/Nm,冷气化效率从51%降到35%。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为了实现秸秆类生物质合成燃料甲醇的工业转化,有效利用生物质能,本文采用热化学方法,将玉米秸秆裂解为生物质燃气,并对该燃气进行优化试验,制备出合成气。在直流流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采用国产C301铜基催化剂,对玉米秸秆合成气催化合成甲醇试验研究,获得了36套试验数据。运用SHBWR状态方程,计算了加压下秸秆合成气合成甲醇反应体系的密度及状态方程参数,为进一步研究生物质甲醇合成
在硅胶中加入USY、ZSM-5、B分子筛组成双功能载体,并在载体上浸渍钴盐,制备一系列分子筛改性Co/SiO2催化剂,对分子筛类型、ZSM-15骨架硅铝比、ZSM-5在载体中含量等因素对Fischer-Tropsch催化合成汽油类烃(C5-C12)进行了系统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载体中硅胶和分子筛共同作用,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并使碳氢化物选择性分布向汽油范围偏移,以ZSM-5效果最佳。ZSM-5分子筛
本文以生物热解油和乙醇为原料,在固体酸S0427Zr02的催化作用下,首次采用反应精馏的方法对生物质热解油进行了催化改性。对反应精馏的较佳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较佳的催化剂用量为生物油质量的5%,m(生物油):m(乙醇):m(过氧化氢水溶液(30%))=1:0.5:0.4,回流比1:6。在上述条件下,轻油收率21.4%(以生物油计)。改性后所得两种改性油与原料油相比在各方面性能上有较大的提升,含水量
为了研究堆积状态对阴燃过程的影响,在阴燃炉(52cm×40cm×55cm)中对玉米秸、麦秸和草分别在40,50,60 kg/m3堆积密度下进行了阴燃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堆积密度为40时,三种燃料干燥阶段失重速率明显大于50,60kg/m3,并且在40kg/m3玉米秸、麦秸和草平均失重速率分别为0.125,0.06,0.0465 kg/min。 50,60kg/m3麦秸、玉米秸、草在阴燃初始阶段(
富氧燃烧技术具有明显的节能与环保效益,是低热值垃圾稳燃,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运用CFD对垃圾在富氧环境下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O2/N2=21:79和O2/N2=25:75两种工况下床层上方的烟气温度、烟气组分浓度曲线及床层焦碳分布图。 模拟结果表明:当平均氧气浓度由21%提高到25%时,垃圾床层表面燃烧区域平均温度由1350K升高到了1466K,增加了116K;灰渣中可燃物(焦炭)
本文研究了超声波处理对Ni/γ-Al2O3催化剂的苯干法重整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波处理能够显著改善催化剂的孔径分布,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碳性能,对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有利。同时,在本文所研究的超声波功率(120W和500W)范围内,较低的超声波功率(120W)对改善催化剂的抗积碳性能更有利。
对目前国内外的阴燃实验研究进行了分析,发现阴燃的研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实验量少,所采用实验原料、装置分散,不系统。2. 阴燃中的许多关键问题缺乏实验解决方法;3.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联系不紧密,实验结果对于阴燃理论研究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