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城乡二元结构演变与城乡统筹发展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king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最突出、最奇特的地区。本文简要回顾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然后从产业与就业、收入与消费、规模等级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过程与动力机制。最后又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战略和制度改革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策。
其他文献
设计开发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的城市防洪暨堤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多媒体数据的网络共享和初步协同工作,解决了防汛应急、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信息管理问题.
海上航标系统是海上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航标信息化是"数字海事"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结合上海海事局厦门航标处的航标日常管理与实时监控的实际业务需求,开展了利用实时仿真与电子海图相结合的技术构建航标三维GIS系统的应用研究和系统实现等工作.该系统的实现,有利于航标设置方案的审定与选择,有利于监控者对现场环境的把握和应急决策.本文从业务应用和系统实现角度,对系统做了简要的介绍.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合作的大趋势下,跨境资源的争夺和生态维护正逐渐成为地区性冲突的主导因素.我国拥有漫长的内陆边疆线、众多的国际河流和丰富的跨境资源,面临复杂的跨境生态问题.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环境问题构成了新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事业十分重要的国际背景.在地缘合作和跨国或跨地区合作二种世界重大区域经贸合作中,我国当前的综合国力和地缘优势,决定了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以地缘合作为主体.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协调、全面、可持续的新发展观,尤其是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改革开发以来,福建省凭借先行一步的优势,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02年全省GNP达到4760.3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9.13﹪,人均GDP为13508元,位居全国第7位.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省内经济差异逐渐扩大.李小建、乔家君研究认为同样的区域政策会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区位上产生不同的结果.
定量研究表明,相对于资本和劳动投入要素,经济结构转型-工业化-是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工业化进程的空间差异决定了河南省经济空间格局及其演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省的工业化主要是以豫西北、豫中地区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拓展.河南省的工业化是以矿产资源开发、加工为基础的,这种资源导向型的工业化模式决定了河南省的工业化程度空间差异与资源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
极化开发区域是一种典型资本引致劳动力集聚,而导致快速地域城市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外来人口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以浦东为例,探讨了该区域外来人口主具有在年龄结构上以年轻化为主劳动力资源特征、外来人口在来源地上具有一定的地域集中性、职业构成的变化与极化开发的阶段密切相关、以家庭为主的迁移逐渐趋势增强.外来人口在集聚的同时也存在社会极化现象,具体表现在收入、居住和空间占据方面,而导致外来人口社会极化的主要
随着风沙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不断深入,沙质海岸、湖岸和半干旱区草原环境中不同程度植被覆盖沙丘及其风蚀坑的动态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对沙丘风蚀坑的形态及动力学特征的研究成果作了初步总结,着重阐述了沙丘风蚀坑内气流场、沙粒输移和蚀积变化.最后,提出了沙丘风蚀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研究趋势.
本文基于有限单元法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反演青藏高原综合介质参数的位移反分析模型.通过GPS速度场反分析了高原地壳的综合介质参数,并从宏观上模拟了青藏高原的构造运动特征,分析结论认为:青藏高原的构造变形以南北挤压为主,东西扩张为辅;造成高原现今构造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基本思路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未形成共识.因此,提出以下基本思路,进行初步探讨.
本文在风景名胜资源的角度上进行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与风景名胜保护的关系,土地利用规划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地利用规划会因为容纳了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内容、措施而更加科学、全面;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可以借助土地利用规划而得到加强.具体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中风景名胜环境的评价内容与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主要是进行风景名胜资源的敏感度评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