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来源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343212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广东省实现"两个率先"的攻坚阶段.由于广东省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村庄建设水平差异性大,农村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短板".因此,本文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省乡村规划和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借鉴我省已探索实践及周边省市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成功经验,对广东省乡村规划编制、实施以及建设管理的优化提升开展创新性研究,提出了以整县推进为模式,以村民为主体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创新了乡村规划编制体系及内容,建立了不同层面、相关部门统筹协调的乡村规划管理机制.实现我省乡村规划编制有规范、重要建设项目有安排、生态环境有管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措施的乡村振兴规划建设工作新局面,为我省乃至全国地区的乡村规划和建设管理实施层面提供参考借鉴.
其他文献
Water is the most abundant volatile component in the Earth.The amount of water in the mantle influences variou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ntle rock.
会议
近年来,由政府部门启动、街道社区主导的社区微更新项目在国内多个大城市开展试点,并持续推广.自2017年起,南京市委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举办的以"微更新·微幸福"为主题的社区微更新竞赛,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实施困境.本文以南京市西家大塘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项目为例,试图还原从计划提出到方案征集评审及实施改造的全过程.基于实地调研以及对实施中参与主体的问卷访谈,总结微更新项目实施中的三大困境:①
目前防洪排涝规划多推行"海绵城市"弹性雨洪管理思路,并利用先进的模型技术手段对规划方案进行模拟分析,本文以济南市某新区为研究对象,将SWMM模型全过程、多层次的融入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中,将模型运用到新区排水标准、LID设施、雨水管网、土地格局、蓄滞洪区、生态河道断面等方面研究中,将各个层次的内容整合到统一的SWMM模型中,从更为综合、系统的角度,优化海绵城市方案,提高方案的科学合理性.结果表明,
当规划师面对诸如城投公司或市场企业等以"企业逻辑"运行的开发主体时,以往针对"政府逻辑"的技术路径便会失灵.在城市化的下半场,随着"存量"和"精细化"时代的到来,规划理想越来越多地需要借助城市开发中的市场机制来实现.因此,城市设计技术视角需要与城市综合开发视角相结合,规划师需要学会用"企业逻辑"来思考.本文基于笔者在昆明长水机场北空港航空城相关项目中的经验与探索,总结了"政府逻辑"与"企业逻辑"之
以清明上河图中行为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广义霍夫运算得出具体人数,同时引入复合型、非目的性概念和栅格像素分析法进行行为方式甄别分类和行为空间映射划分,对现状适应性综合分析,认为当前存在触媒空间引线缺失、复合空间表现亏折、冲突空间对峙明显、供需空间有待增补以及破碎空间亟须愈合等问题,同时对应提出基于人本要素下各行为空间的塑造培植、接驳渗透、平衡重构、修葺臻善和缝合织补等建议,以期为研究北宋东京街区行为
乡村的社会关系主要包含血缘、地缘、业缘,其形成的内部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形成了乡村社会的"关系缘".历史变迁的过程中,乡村社会的"关系缘"不断演变,从传统社会至今,面对时代的浪潮与政策的冲击,"关系缘"从稳定经历改变,再到稳定的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与缓慢的自我修复.现如今,面对迁村并点政策的推行,乡村"关系缘"将再次受到冲击,从"迁村"和"并点"两方面,都将会对"关系缘"内部的血缘、地缘、业缘产生不同
自19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村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虽然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文化衰落、村落空心化、留守化、环境恶化以及内卷化等诸多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国农村地区的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农村再生"计划经验进行详细研究与解读,最后总结得出"农村再生"计划的具体做法与特点.尽管中国大
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广西作为有着11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既沿边又沿海的省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山地多、平地少,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多元地域文化.本文在分析总结了广西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实施问题分析入手,指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应改变因大型体育赛事而编制的思路,应该实行从低标准到高标准、从政府投入多方参与转变,从节点化到网络化、从市区级到街道社
哈尔滨市实现高品质的创新发展对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目前,哈尔滨市创新发展战略尚不完善,政府的创新投入目标缺失,收效甚微.本文以哈尔滨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创新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统计分析、空间分析以及访谈问卷的研究方法,从现状研究入手,在创新实力、创新支撑能力、创新空间分布、创新供给满意度等方面深入诊断发展症结,识别机遇空间,进而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出发,提出"城
黄土台塬地区作为黄河流域特殊的地貌生态环境与历史人文地区,随着"一带一路"的开发建设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特定地区其河流生态整治策略将与以往存在较大不同.通过对黄土台塬地区河流现状特性分析,探索黄土台塬、河流治理、生态修复之间的相互联系所产生的正向关系进而提出创新性的规划理念与策略.本文以义马市"两河"综合整治规划为例,在对不同层次、类型的河流地带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对生态治理思路、水安全、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