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定值优化

来源 :2015年配电网接地技术与故障处理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网络的拓扑结构,对保护背侧网络进行等值变换,并定义和利用支路权重因子矩阵,消除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对各支路电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配电网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定值优化.与传统电流保护相比,该方法增大了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保护范围,计算简单,易于整定.通过PSCAD/EMTDC软件仿真验证,该方法不受故障类型和DG接入的影响,保护性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其他文献
发泡混凝土又名泡沫混凝土,是通过发泡机的发泡系统将发泡剂用机械式充分发泡,并将泡沫与水泥均匀混合然后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成型,经自然养护所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砌块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比传统屋面做法具有很大优势,并且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为以后变电站屋面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实际工程中,外露式刚接柱脚的拉弯受力情况是很普遍的,柱脚拉弯承载力计算对结构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现行规范及相关设计手册都缺乏钢柱脚拉弯计算的内容,为此,详细推导了外露式刚接柱脚的拉弯计算公式,将钢柱脚拉弯受力情况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给出了各阶段的计算公式,完善了《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中关于刚接柱脚设计的内容,也对目前既有相关文献中的钢柱脚拉弯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可供广大科研设计人员借鉴参考.
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单相接地选线中,目前频带的获取方法中被广泛采用的是首容性频带方法,但这种方法易受配网运行方式、线路参数不精确等的影响.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本文基于矩阵束算法,给出了一种频带自适应获取方法.频带下限在不接地系统中为0,经消弧线圈接地为150Hz;频带上限确定的方法为首先通过矩阵束算法提取各出线零序电流的共有频率以及对应的相位,然后找到满足一定相位关系的最高频率,此最高频率就是频带的上
针对一种配电网用三相两电平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单元级联型柔性直流换流器交流侧单相接地故障,分析了直流侧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下换流器各级联VSC单元的故障特性,详细阐述了故障电流通路,推导了故障电流的解析方程,分析了故障点位置换流器故障特性的影响,指出了故障条件下各级联VSC单元电气量特征的差异性,为换流器接地方式及保护策略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最后通
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零模电流频率比较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借助馈线自动化(FA)平台实现,在线路分段开关处安装馈线终端(FTU)检测零模电流,计算零模电流的暂态分量频率并上报定位主站.主站对各检测点零模电流频率进行分析,根据故障点前后频率差异较大的特征即可确定故障点所在线路区段.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长久以来,低压配电网的中性点是接地好,还是不接地好,没有令人信服,能称得起硬道理的定论.过去,主要是侧重中性点接、不接地的好、坏处,侧重供、用电的安全问题,侧重中性点接地本身来讨论.本文则从低压配电网的客观现状和有关的基础理论入手,进行调查研究,不仅研讨安全问题,同时还研讨节电、电能质量和电网管理等问题,不仅研讨中性点的接地问题,同时还研讨中性点接地与电网接地故障、其他现存问题的关系问题,而且还研
在传统的故障定位系统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结合无线自组网技术、智能配电终端、智能手机应用的自动、高效区域故障定位系统.该系统能够脱离传统主站,将故障信息和配网其他的一些状态信息推送到用户手机上,通过GIS地图显示故障位置等信息,帮助运行维护人员快速确定故障位置、快速处理故障.
配电系统中不论采用哪种形式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都必须满足系统对接地电阻的要求,这是确保配电线路和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保证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常规接地装置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配电系统中两种不同接地装置的优化改进,有针对性提出“10kV 配电网架空线路杆塔接地”以及“楼宇表箱接地” 两种已实践的典型解决方案;无论从其可靠性、安全性、还是从其经济性,操作性方面都不失为一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中国大部分架空配电网是小电流接地配电网,出现接地故障后由于工频零序故障电流幅值小、持续时间短,同时架空配电网直接测量零序电流比较困难,造成接地故障检测定位非常困难.目前的小电流接地选线、信号注入法、FTU 联网分析等方法,存在着原理上、适应性上或实施成本上的各种局限性,实际应用效果并不好.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化配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小电流接地架空配电网接地故障检测定位方法,通过分析多个监测点记录下
本文介绍了一些雷电的基础理论和防雷设计的基本原则。编成口诀,也可说是一首《接地歌》。通过阐述一些雷电的基本理论,使读者对防雷的措施和规范有较深入的理解,并通过解决工程避雷的电气接地口诀,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于每一接地装置,对接地电阻的要求也不相同。由于近年来架空线路引来的雷击事故较多,本文又补充了防雷和接地新技术这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