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航数据编译器的技术与发展

来源 :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第九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ql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导航数据编译器的技术与发展进行了阐述。导航数据编译是两种导航数据模型之间的映射操作,而模型之间的较大的差异性决定了导航数据编译技术的复杂程度非常高。导航数据编译在于如何简单的做映射操作、将复杂的操作分解以及提高编译的效率和安全性。今后导航数据功能集越来越丰富,导航数据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快速,相应地对导航数据编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他文献
介绍了将GPS控制网、GPS监测网、常规平面(高程)监测网、坐标系统转换、变形分析、Gquicks等软件有机地组成变形监测专用软件包-GMDPS软件的结构、流程、功能及特色.
在三峡库区共有滑坡2490处,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崩滑坡体超过120处.对这些滑坡体的监测已刻不容缓.本文提出采用GPS进行滑坡监测的技术设计和实施方案,将滑坡GPS监测网划分为控制网、基准网和监测网三个层次,对点位选取、作业方案、数据处理等相关内容作出了合理的规定.
在基于GPS后处理测量中的静态测量和GPS RTK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概略叙述了GPS后处理测量中准动态测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采集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讨论其适用性和所能达到的精度:分析影响GPS准动态测量精度的内外在因素.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对GPS准动态测量的优越性和适用条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指出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GPS准动态测量具有比RTK更高的精度和效率;当卫星分布条
电网的时间同步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给出了电网对时间信号及其准确程度的各种应用需求,指出GPS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同时指出,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2002年制定颁行的《华东电网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是电网时间同步标准化工作开始;应该思考在电网仅用GPS时钟作为时间标准的安全性问题;电网时间标准化需要电网的主管者和GPS时钟的制造者、检测者、运行操作者合作才成.
传统调查的方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难以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对现势性强、精度高土地利用数据的需求.GPS技术的发展,为快速获取土地利用数据,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土地变更调查现代技术集成示范》专项计划资助下,研究了基于GPS-PDA土地调查技术体系,为GPS-PDA样机研制和精度测试奠定基础.
全球定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建设,本文根据GPS定位技术和RS、GIS等技术结合为数字化油气输送带来,从4个方面综合性地介绍了数字管道的理论与实践.第一部分介绍了GPS技术应用于油气管道输送的及国际上的应用情况,第二部分比较中外管道公司管理和业务运营情况.第三部分探讨了数字管道不同视角下的内涵.第四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在数字管道建设方面的情况和进展.
介绍了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和特点.根据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基于双星导航定位的移动目标监控系统,并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功能、性能指标、特点及应用前景.
修正表征电波(地波)速度受不同陆地影响的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是提高罗兰C信号导航和定时准确度关键技术.它对于开发、利用我国长河二号导航信号和附近的罗兰C信号资源,特别是发展我国北斗卫星.长河二号组合导航系统,非常重要.本文介绍ASF和用电导率电子地图计算ASF软件;给出用GPS实测、检验ASF的方法和部分结果.模型计算与GPS实际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改进AsF的修正准确度。
本研究通过分析现有的GPS载波相位周跳探测与修复算法的不足,提出了组合使用高次差法与Blewitt方法的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进而分析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目前,网络RTK技术已经开始在测绘行业迅速普及,可早期GPS接收机在却因为数据链不兼容而不能使用先进的网络RTK技术。本文介绍了早期GPS接收机在网络RTK应用中的升级改造方案,并通过增加外置数据接收,使其实现了网络RTK的应用。测试证明,该改造方案可行,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