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毒理学特点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a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己经传播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全球范围内约有80%的人通过中药治愈疾病,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对其安全问题的担忧,尤其是它的毒性作用,如20世纪90年代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肾毒性事件、何首乌肝毒性事件、麻黄的神经毒性事件、新加坡小檗碱事件等,中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及国际医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中药、化药或是生物药,他们的成药属性是一致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他们应满足的基本要求。然而,中药具有成分复杂、用药周期长、起效慢、药量大、靶点多等特点,为毒性研究增加了一定难度;我国在中药的毒性评价方面重视度不够,尤其在中药研发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阶段,通常局限于文献记载的有毒中药而忽略了现代毒理学研究报告和临床不良反应报告,呈现出重有效性而轻安全性的现象;在遗传毒性、生殖毒性、致癌性研究方面缺乏系统的毒理学评价标准,这也为中药的安评质量及数据可靠性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对中药的毒理学研究通常更侧重于定性分析,而对具体的毒性作用机制和毒副反应的研究尚不充分,上述不确定性因素阻碍了中药毒理学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此现状,药品监管部门着手提高对中药的审批门槛及上市前后的风险评估,积极号召有关机构加强规范化的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而中药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作为药物进入临床的最后一道关卡必须严格执行GLP规范,采用科学、完整、有效的方式及时发现药物的潜在毒性,对毒性靶器官、靶组织进行准确定位,确定中毒剂量和安全剂量,提高药物研究质量和非临床研究水平,为保证药物进一步开发和上市使用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由于我国中药的非临床评价研究与国际先进的安评现状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国际GLP基础规范,并与国内GLP规范下中药的毒理学研究现状相结合,共同推进中药毒理学研究进展。中药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在实际研究中还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理化性质,并结合现有的毒理学研究资料设计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案,做到不夸大中药毒性,不容忍安全隐患,只有这样才能为中药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研究提供科学支撑,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其他文献
国际劳务合作对缓解我国当前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就如何加快我国国际劳务合作的发展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正】PLC技术是在继电接触器控制和计算机基础上开发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由于它可以通过软件改变控制过程,且编程较为简单,在工业控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
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正常人在醒着的时候,70%的时间用于各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其中11%用于写,15%用于读,32%用于说,而至少42%用于听。听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的感知环节。听力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和动力源泉,是表达功能的前提。而听力理解一直都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最大难题,对于英语水平相对薄弱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何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一直都是学生和学者们研究
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城市缺乏集中建设用地,给城市用地扩张造成难度。其绿地系统规划大多沿用平原城市模式,缺乏对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自身特点及对策的深入研究,导致山地城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适度的挫折情境,使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得,而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障碍后,才能取得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大多数的组织行为学家把员工的压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描述成一个上抛物型的抛物线,也就是绩效——压力曲线,他们认为,在员工压力承受范围内,员工的绩效会随其压力的增加而提高
以河蚬壳为原料,采用二次高温煅烧法获得较高纯度的CaO,溶于水后调成石灰乳,与柠檬酸进行中和反应制备柠檬酸钙。探讨河蚬壳高温煅烧的工艺条件和河蚬壳煅烧产物的纯化工艺条
从水稻机械插秧前的准备、插秧期间的标准要求、插秧后的管理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阶段的机械插秧技术要点。通过调整格田水深,检验田面硬度,做好插前“三带”工作,适时抢早插
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已经成为新时期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司法机关迅速发现了自媒体大众性、多样性、互动性、从众性和情绪化的特征,并在应对自媒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