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环境联合氟西汀对CU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SYN-1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ue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了解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US)大鼠海马SYN-1和相应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2.分析比较氟西汀、丰富环境及丰富环境联合氟西汀对CUS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1.动物分组及制备CUS大鼠:选取行为学表现情况相近的30只成年雄性SPF级大鼠随机分为5组,CUS组(A组)、正常组(B组)、氟西汀组(C组)、丰富环境组(D组)、丰富环境联合氟西汀组(E组),B组标准环境群养42天,剩余4组均CUS刺激并孤养42天以制造并维持其抑郁样行为。2.氟西汀灌胃干预:以氟西汀为干预药物,给予大鼠灌胃给药。A组、B组、D组大鼠均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3.丰富环境干预:参考国外文献自制丰富环境鼠笼2套,干预时间为8:00pm至次日8:00am。4.丰富环境联合氟西汀干预:同一天进行上述两种干预。5.行为学评估包括: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实验及体质量测量。6.实验室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海马各区SYN-1的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定大鼠海马SYN-1基因表达水平。7.数据处理:所得数据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均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以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组重复测量数据经球形检验,P<0.05时用多变量方差分析(MANOVA),P>0.05时用ANOVA,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1.行为学评估:①CUS前:各组大鼠行为学评估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②CUS后:A组、C组、D组及E组大鼠较B组大鼠糖水消耗量、体质量增加量、水平运动距离均较低(均P<0.05)。③干预后:A组大鼠较C组及D组大鼠糖水消耗量、体质量增加量、水平运动距离仍然较低(均P<0.05);C组及D组大鼠较E组大鼠水平运动距离均较小(均P<0.05);C组及D组大鼠较B组大鼠体质量增加量均较少(均P<0.05)、水平运动距离均较小(均P<0.05);E组与B组大鼠行为学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2.免疫组化结果:①大鼠海马CA1、CA3、DG区:B组、C组、D组、E组SYN-1表达水平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但均较A组增加(均P<0.05)。②大鼠海马CA2区:A组、B组、C组、D组及E组SYN-1表达水平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3.RT-PCR结果:(①B组、C组、D组及E组大鼠海马SYN-1基因相对表达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但均较A组增加(均P<0.05)。结论 1.氟西汀、丰富环境、丰富环境联合氟西汀均能够改善CUS大鼠抑郁样行为,其中单独氟西汀或单独丰富环境效果基本一致,丰富环境联合氟西汀效果优于单独氟西汀或单独丰富环境;2.CUS大鼠海马CA1、CA3及DG区SYN-1的表达水平及海马中相应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但可被氟西汀或丰富环境或丰富环境联合氟西汀逆转,这可能是氟西汀或丰富环境或丰富环境联合氟西汀改善CU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孕期母体感染聚肌胞苷酸(polyinsinic acid-polycytidylic acid,Poly(I:C))导致的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在青春期和成年期时行为学方面、脑内胶质细胞数量和形态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