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与自愈电网

来源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e123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互联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原因,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概念,总结了智能电网的目标、特征和建设智能电网所需的基础技术,详细分析了自愈电网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法。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必要性。指出智能电网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应加快我国智能电网研究,将大电网的建设运行与智能电网的理念和方法相结合,实现目标一致的功能互补。
其他文献
主动解列控制不仅包含了图论和有序二元决策图(OBDD)等数学理论及工具的应用,同时还涵盖了电力系统慢同调理论以及新颖的搜索加校验求解思路,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本文以这些理论和工具在主动解列中应用的先后顺序为脉络,详细介绍了主动解列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些理论和工具在主动解列中的应用。同时,本文还针对主动解列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主动解列投入实际应用之前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配电网故障后负荷的供电恢复是一个多目标、多约束的组合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快速拓扑搜索的恢复算法,该算法对配电网进行了分层和简化处理,并用框架表示法进行了电网的结构知识表示,通过上层树结构的拓扑分析快速搜索到可选的供电路径,然后在满足电压、电流和网络结构约束下,充分考虑负荷级别、开关操作数和恢复供电的负荷量等形成最优的供电恢复方案。算例表明该算法高效可行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奇异值分解的故障选相新方法。利用小波-奇异值来描述故障特征,进而进行故障选相。首先,对故障线路三相电流进行小波分解,获取小波细节系数;其次,对获得的小波细节系数进行相重构,再对重构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获得小波-奇异值;最后,根据小波-奇异值进行选相。仿真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电网及设备的知识表示是智能操作票系统开发的基础,是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工作效率及系统通用性的关键因素。本文根据电网及设备的特点,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提出一种在智能操作票系统中实用的知识表示方法。该方法对电网及设备进行了管理层次和拓扑图形两方面的表示,并在已开发的智能操作票系统中进行了编程实现。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知识表示方法能使操作票系统更具通用性、智能性、易维护性。
针对正弦脉宽调制(SPWM)在中点箝位三电平逆变器(NPC)中直流电压利用率低,提出了一种三次谐波注入法的新的控制方案,同时谐波的注入不会影响输出电流。并详细分析了调制波变换技术和三次谐波注入多电平逆变器的原理,以及三次谐波注入后逆变器的调制信号与输入直流电压的关系。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三次谐波注入法NPC逆变器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基于EPRI7节点系统构建了研究次同步振荡与实际系统更相近的交直流输电系统。研究了外部等值系统电抗对电气阻尼的影响,调整了励磁STA1典型参数使其与该系统相匹配并给出了基态潮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励磁参数对于电气阻尼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通过协调HVDC整流控制器参数和励磁AVR参数以提高电气阻尼的方法。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模型系统用于研究交直流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可行性。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是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设计的重点。本文基于SEDS仿真平台建立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仿真模型,实现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数字化建模与仿真,并分析了电力推进系统的稳态、动态特性。实船仿真算例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为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辅助设计奠定了基础。
本文以MATLAB7.0为开发环境,要求输入过去的功率和风速训练和基于数值气象预报(NWP)的预测风速预测功率,运用k-means聚类确定RPF神经网络的参数,来仿真模拟对风电功率进行预测。通过算例表明,基于NWP的RPF神经网络能够完成对风电功率的预测。
本文章全面阐述了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研究和建设的思想和框架,追踪了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研究和发展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坚强智能电网应该具备的特征和性能要求,分析了坚强智能电网的内涵意义,提出了坚强智能电网的技术框架体系和路线,给出了坚强智能电网具体的实现途径、方法和建议。
即插即用理论是微型电网(微网)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对即插即用理论的研究多侧重于设计单个微源并网的电力电子控制系统,而很少研究多个微网元件之间的协调控制策略。本文首先介绍了微网的优缺点以及即插即用在微网中运用的理论基础,构建并阐述了以电网Agent、微网Agent和元件Agent为组成的微网三层控制体系,设计了基于Multi-Agent系统(MAS)和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的即插即用模型,并详述了微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