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毒力IBV感染鸡肾脏的小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来源 :第五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工作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af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它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MicroRNA(miRNA)作为基因表达的关键调控物质,参与宿主防御病毒和免疫进程.为了研究鸡在感染IBV后miRNA调控机制,本研究对感染了SCK2、SCDY2和LDT3-A毒株的SPF鸡肾中的mi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的SPF鸡相比,共鉴定得到58个差异表达的miRNA,这些差异miRNA被分为5种miRNA表达模式.通过GO富集分析,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主要与代谢过程、催化活性、基因表达、结合活性和免疫应答有关.选择7个表达量高的 miRNA ( gga-miR-30d、gga-miR-1454、gga-miR-7b、gga-miR-215-5p、gga-miR-1a-3p、gga-miR-3538和gga-miR-2954)进行miRNA-mRNA联合分析,发现了与对应miRNA表达趋势相反的mRNA.本研究认为这7个miRNA在IBV-宿主相互作用和介导IBV不同毒力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首次阐明了IBV感染会引起鸡肾中miRNA的表达,且不同毒力IBV的感染会引起鸡肾中miRNA差异表达.研究结果对阐明由miRNA介导的宿主对不同毒力IBV感染的免疫应答以及宿主与IBV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鸭坦布苏病毒(TMU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对禽类具有高度致病性,有成为人畜共患病原的潜在危险。干扰素作为宿主固有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本文对鹅1,11,111型干扰素的免疫学特性及其抗TMUV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无论体内、体外感染TMUV均可诱导鹅干扰素(goIFN-a,goIFN-γ,goIFN-λ)mRNA水
Mx蛋白是在IFN诱导下产生的抗病毒蛋白质,在各物种中表现遗传多样性.目前对于Mx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哺乳动物的Mx基因.迄今为止对禽类的Mx蛋白抗病毒能力及机制的研究非常有限,仅有研究显示鸡Mx蛋白可以抗流感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以及新城疫病毒.本实验对鹅Mx的免疫学特性和抗病毒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对健康和坦布苏病毒(TMUV)感染的2周龄鹅的Mx进行组织差异表达分析,发现病毒感染可诱导免疫组织
会议
鸭疫里默氏杆菌是主要感染鸭、鹅和火鸡等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因其存在多重耐药性,很难通过药物的方式根除.目前,其耐药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发现,鸭疫里默氏杆菌RA-CH-1和RA-ATCC株对疏水性药物戊二醛的耐受性分别为0.1%,0.01%.相应的,LptD在RA-CH-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RA-ATCC.推测,LptD在鸭疫里默氏杆菌抗疏水性药物中起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用戊二醛处理后,LptD在鸭
会议
奇异变形杆菌是规模化鸡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鸡场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鸡源奇异变形杆菌多重耐药性日趋严重.不相容组C( IncC)质粒是革兰氏阴性菌中最早发现的与介导多重耐药相关的质粒之一,常携带头孢菌素酶基因blaCMY-2和碳青霉烯酶基因blaNDM,介导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耐药.根据质粒骨架区核苷酸序列的差异,IncC质粒常被分为1型和2型.目前,奇异变形杆菌中In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Ab)是常见于人类感染的非发酵菌,常会造成严重的医院内感染,包括皮肤和软组织的感染、伤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继发性脑膜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菌血症等,甚至导致人死亡.目前,对于动物源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动物感染或者带菌情况的报道,尤其禽类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情况仍鲜有报道,故探明其在禽类的感染率或者有否人源菌株感染禽类等流行病学情况具有重要的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疾病,其具有急性,高传染性,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威胁着人类健康.防控禽流感有效的途径是疫苗.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作为新型口服粘膜免疫疫苗制剂在禽流感等粘膜免疫相关疾病的防制治中具有诸多优势.聚-γ-谷氨酸合成酶A(pgsA)是乳酸菌的
会议
From 2014 to 2016,956 fecal samples from wildfowls were collectedto monitor H5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 in northern China.Two AIV isolates,namely,A/wildfowl/China/472/15 ( H5N2) and A/wild-fowl/Chi
会议
目的:禽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鸡的肝炎-脾脏肿大综合征,近年来,在我国鸡群中呈现流行趋势.HEV的ORF2蛋白是其主要的保护抗原,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并鉴定一株能够稳定表达HEV ORF2蛋白的重组马立克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方法:首先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表达HEV ORF2
会议
为了揭示马立克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GX0101 ul24基因作用,分析u124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和细胞定位,本研究构建缺失GX0101 ul24基因的重组病毒,并且制备高效价鼠抗马立克病毒u124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试验以GX0101为载体,利用基于细菌人工染色体(BAC)的Red/ET和FLP/FRT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取代u124基因,构建GX01
会议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危害养禽业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与其他冠状病毒相比,IBV较难适应于细胞培养,因此这为IBV感染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困难。相关研究显示,IBV能够在部分哺乳动物细胞系或鸡原代细胞中产生细胞病变(CytopathicEffects,CPE)以及诱导细胞凋亡,但宿主感染IBV后免疫细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