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CFD数值模拟分析温州地区实际工程案例研究-浙南地区小尺度地形变化对民用建筑风环境的影响

来源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三届建筑物理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南地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要地形,因此浙南的建筑风环境较一般平原城市更为复杂.本文通过STAR-CCM+软件的数值模拟分析,以温州地区几个工程项目为例,研究浙南地区小尺度范围的地形变化对民用建筑风环境的影响,并在模拟再现域范围、盛行风向和局部风向、风速、风压等方面展开论述.结论如下:附近的山体、坡地、谷地等小尺度地形变化对场地风环境的影响超过地区盛行风;风环境模拟应再现可能影响目标区域的地形变化;浙南地区民用建筑选址应充分考虑小尺度地形变化对场地风环境的影响.
其他文献
使用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探究了加气混凝土、石膏、防腐木、碳化木四种建筑材料在绝干状态以及40%、60%、70%0、80%、90%相对湿度下含湿量达到饱和时的导热系数,得到结论:加气混凝土、石膏、防腐木、碳化木在相对湿度为90%含湿量饱和后的导热系数比绝干状态下的导热系数分别增加了13.6%、35.9%、43.3%、34.6%,说明含湿量变化对导热系数的影响较大.不同的材料导热系数随相对湿度
区划指标是制定区划方案的基础,同时也是判定城市气候区属的主要依据.研究基于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方法和指标,利用575个地面气象台站1961年以来的历史气象数据,采用滑动T检验法分析了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指标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和趋势.研究发现,近年来最冷月平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以及日平均温度≥25℃天数指标呈现增加趋势,而日平均温度≤5℃天数指标呈减少趋势.气候突变检测分析表明,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972年前
在居住区设计阶段,少有对居住区室外公共空间物理环境性能的优化研究.为在设计阶段更理性的优化居住区室外公共空间的物理环境性能,本研究结合武汉某居住区的案例,通过分别运用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和空间句法(Depthmap)对居住区室外微气候及对居住区室外可达性进行分析,分析居住区室外空间中环境性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有效的优化居住区室外公共空间环境性能,为今后居住区设计提供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培智学生们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以使其在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在特殊教育的过程中,特殊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好对培智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还要指导培智生们参与劳动,使其在劳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本文主要从建立规则、安全引导、因材施教、反复强化、家校合作几方面入手,简要探析借劳动教育提升培智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已被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并逐渐体现出它的优势。STEAM教育是集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它更为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强调通过项目探究和动手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期刊
人作为建筑的使用者,其行为对建筑室内环境品质具有重要影响,量化这一影响有助于提升室内环境品质并进一步推动智能家居的发展.传统人行为分析方法往往旨在建立普适模型而忽略个体差异.本文针对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进行实测,提出了使用数据挖掘对人行为和客观环境关联分析的新方法,能够迅速直接得到客观环境参数到人行为映射的环境偏好模型,为每个用户建立个性化数据库,为未来大数据背景下人行为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
建材甲醛散发易受温度波动的影响,准确预测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需掌握其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散发特性参数.本文基于吸附势能理论,推导得到建材内甲醛初始可散发浓度C0与分离系数K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该关系式,针对建材在高温密闭环境下甲醛平衡浓度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阶跃温升密闭散发法,通过连续测定多温度下的平衡浓度即可确定其对应的甲醛散发特性参数.该方法大幅提高了散发特性参数的测定效率,为实现室内空气质量
在现今的建筑设计,特别是绿色建筑设计中,计算机模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大部分模拟软件对绿化屋顶模型的描述不够全面、详尽.相较于其他大部分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绿化屋顶模型的描述更为全面,包括植被层热工参数、基质层热工参数、降雨(或灌溉)对其热工性能的影响,等等.然而,EnergyPlus绿化屋顶模块在广州地区的适用性还没有得到确切的验证.本文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楼顶建立
引入“最热季”的概念说明该区与陆地夏热地区的差异,分析在建筑气候学范畴内将南海地区重新命名为极端热湿地区的必要性;根据该区域内各地的空气温湿度特征,并从最热季水平面日平均太阳辐射、最热季高温日数、最热季高湿日数、最热季平均风速等方面对典型的城市或岛礁进行对比,分析将极端热湿地区进行建筑气候分区的必要性.
我国西部高原地区气候严寒,太阳能资源丰富,被动太阳能利用技术因诸多优点被认为是高原建筑最有发展前景的太阳能利用方式.通过对位于阿坝州若尔盖县实际工程项目——暖巢一号测试,发现采用组合式被动太阳房阶跃控制策略的房间平均温度可以提高2.1℃,白天最高温度可以提高6.2℃,但夜间最低温度提升不明显.室外空气温度在-15.7℃——1℃的情况下,室内平均温度可以达到10.7℃,保温效果显著.测试期间,南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