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传统与现代风貌的契合--以天津市五大道为例浅谈城市核心区历史风貌建筑景观的保护性开发

来源 :2017第三届中国-东盟建筑艺术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通过对天津小洋楼地域景观的物质性和人文层面的深层次挖掘,参考英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经验,结合天津小洋楼地域景观的保护性开发,阐述了保护遗产不应仅仅局限在"风貌",而应使遗产在其价值不受损害的情况下,从城市、区域等多个景观尺度上综合考虑其保护规划与设计,并能使其在当代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自然排烟系统作为火灾防烟排烟重要的一种方式,因其构造简单实用、运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而在国内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但自然排烟系统在国内发展和理论研究时间不长,尚缺乏针对性的国家标准,导致设计及监管部门对自然排烟系统的利用存在误区.低门槛的技术原理致使大量排烟窗厂家涌现,缺乏深入的理论基础,不仅未促进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反而错误宣传降低性能.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经历,浅谈近期常常遇到的对自然排烟窗开启方向、
展示设计中的色彩应用与发展,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观众审美需求不断进步的直观表现,也是展示设计师在展示形式和设计观念上打破以往的千篇一律的会展设计的重要手段,展示设计师通过对色彩与人的心理、色彩在空间的应用与原则,真正设计出能够满足企业需求并能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的展示作品.色彩是展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观众起着最直接的视觉刺激的重要媒介.注重色彩设计不仅能够突出表现展示设计上的艺术张力,充分利用
景观空间概念设计作为风景园林和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重要设计类课程,起着重要的入门引导作用.如何合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迅速完成对景观类设计课程的入门是景观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关键.本文从人的主观感受入手,鼓励主观——归纳——客观的理论指导景观设计教学实践,最后设置详细的协同合作教学实践课题,探索景观空间概念设计教学实践的模式.
在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会展设计产业已经成为展示城市面貌的重要途径,地域特色是展示一个国家风貌不可或缺的,民族化、地域化的会展设计是体现国家软实力的主要方式,也是当下大时代背景下促进中国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三江县高友村村寨的建筑景观主要是依山而建的民居,古朴典雅,建筑景观由肃穆而庄严的鼓楼、戏台、寨门、风雨桥等部分组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地域风情.本文通过对高友村村寨的现状和现存问题的调查,并提出建筑景观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经过研究,此发展战略为高友村景观建筑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桂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与湖南交界,地处历史上"湘桂走廊"、"潇贺古道"、"西江河域廊道"辐射交汇区,当地有瑶、汉、壮、苗等多民族,多文化和多民族交融在一起,产生丰富的传统民居、类型和样式.本文以桂北恭城县和阳朔县传统村落民居、历史文化名镇文物建筑等进行调研,对桂北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符号和寓意分析,并将它的纹样装饰纹样与相关的汉族传统民居装饰纹样进行对比,来分析桂北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的艺术价值.
环境恶化、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可持续化发展的提出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设计中,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当今时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广泛运用到城市建设中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从参数化设计的基本理论开始,分析和研究其科学逻辑,从相关行业设计的结果入手,探讨其先进性,以及其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可行性依据.而可持续化设计作为时代的大议题,用参数化设计表现该主张的合理性和在景观设计中尤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现代科技的进步,中国室内设计开始受到国际化的影响,形成一种"文化趋同"的现象,然而民族地域性在室内设计和室内陈设的使用中逐渐被削弱.中国各地区的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可以为中国现代室内陈设设计提供丰富的资源,所以在这一趋同的社会大环境下,将地域文化融入室内陈设设计中,不但可以增加室内设计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也能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展现给全世界.
二次大战以后,西方城市更新策略已经成为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带来了原有工业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效益的策略性改变.随着中国国内城市发展进程的推进,如何关注旧城改造中老城中心居民的民生,这既是城市管理者的义务,更是规划师、建筑师的责任.在苏州市平江路历史街区改造中,构想设计一个"混合集市空间",是要探讨旧城改造过程中以保护原有城市环境风貌为前提,如何践行设计以民生为本、关心弱势群
在深入了解中国及中国的历史的过程中,乡土建筑及文化有着独特的、根性的、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民居是乡土建筑中数量最多、类型最多也是与百姓生活最密切的部分,因此,常常有人以乡村的民居研究的单体化作为研究的全部,最终脱离了乡土建筑的其他类型和整体系统.乡土建筑的聚落综合价值要远比个体建筑大的不可比拟.也就是说对于乡土建筑的研究必须从个体或类型的研究转到乡土建筑的系统上来,所采用的方法是,不仅研究民居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