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一次典型超级单体龙卷风暴特征及成因分析

来源 :2011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哈尔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和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对2010年5月15日在黑龙江省中部地区产生的典型超级单体龙卷风暴的天气背景和回波结构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湿舌、逆温阻隔、急流干湿输送、低抬升凝结高度是其发生的环境;干冷锋是其触发条件;而强垂直风切变是其发展烈度的决定条件.通过分析发现,此次超级单体龙卷风暴具有经典的钩状回波、穹窿回波(有界弱回波)、中气旋结构、出流边界等特征回波,径向速度中入流、中高层两支大风速区及下沉气流明显、结构和演变过程清晰.
其他文献
基于地表能量平衡原理和定量遥感理论,运用遥感蒸散法,对潜在蒸散计算和作物缺水指数法干旱遥感监测模型进行了简化,对能量平衡中的相关参数尽量通过Terra MODIS卫星影像遥感反演获得,对裸露土壤区和植被全覆盖区分别建立裸土蒸发模型和植被蒸腾模型进行区域蒸散量估算,并通过简化计算获得的日作物缺水指标实现对土壤水分的定量反演.利用该方法和有关气象要素资料,对2004年河北省邯郸地区的土壤湿度进行了监测
江苏省淮安地处苏北平原的中心位置,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带,气候资源丰富,但气象灾害也频繁发生,给工农业生产和市民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全市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上万元.为了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将各种天气预警信息和预报信息快速有效地传递到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公众,建立部署城市预警防灾减灾气象预警服务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的需求.近年来,淮安气象部门大力加强中短
本文通过社会调查、道路结冰相关历史文献和资料查询,首先分析给出了道路结冰的概念、形成机理和影响分布特征等,然后在考虑业务中的可操作性的前提下,以发生道路结冰的县级行政单元为评价对象,以道路结冰持续时间为评价指标,根据专家经验并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划分出了道路结冰4个影响等级(分别为极严重道路结冰、严重道路结冰、较重道路结冰和轻度道路结冰);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考虑道路结冰影响区域内各个等级的发生
利用石河子气象局地面观测站1954年-2009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对该地区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属于少雷区,年雷暴日数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月雷暴日数最高值在7月,占全年雷暴日数的34.6%,石河子4月开始有雷暴天气,10月后雷暴结束.雷暴日的日变化中,高值出现在14-17时,以10分钟内雷暴发生频数最高,56年来石河子雷暴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雷暴多发期,对应雷电灾害
在中国这样一个堪称"自然灾害博物馆"的国家,社区是承受各种突发事件打击最敏感脆弱的神经末梢.因此,加强社区减灾文化建设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减灾战略任务.社区减灾文化建设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等诸多方面内容,本文拟结合笔者在广东省阳江市开展农村社区减灾文化建设的实践,从实践层面探讨农村社区减灾文化建设的问题,以期引发更多学界同仁关注农村地区减灾文化和灾害应急能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电视栏目,将电视天气预报融入在各民生新闻版块中,使得传统的天气预报节目获得了发展.本文从湖北当前主流民生电视新闻下特色天气预报节目入手,通过对策划及定位、日常运行及品牌树立、发展及反思三个方面分析了民生新闻范式下的天气预报节目,总结这一特色天气预报的成功经验,探索发展之路.
服装是一种含蓄地表达某种意义的语言符号.它以色彩、款式、质料三要素构成一种特殊的造型语言,发挥着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作用.作者通过自己对气象节目主持人的服装款式、色彩、风格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气象节目主持人的着装技巧进行了一些探讨,指出主持人的服装造型,应充分考虑到节目的自身特点,服从节目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主持人更好地成为节目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利用WRF 3DVAR同化观测资料后的WRF模拟结果,对2010年6月18日-20日华南前汛期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较好地模拟了特大暴雨过程的强降水中心、雨带分布以及降水强度的变化趋势;稳定的大尺度环流是特大暴雨发生的背景条件;高低空急流及其耦合产生的次级环流的建立是特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动力机制;地面不稳定能量的累积和西南急流输送的充沛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在强垂直运动作用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T639实况场以及区域加密站降水资料,对2010年吉林省典型的冷涡暴雨和副高后部暴雨两个个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7.28"暴雨是由高空冷涡诱发的伴随多个中尺度雨团和雷电活动的对流性暴雨过程(简称过程一);"8.05"暴雨是由副高后部高空槽引发的降水分布比较均匀且基本无雷电活动的稳定性暴雨过程(简称过程二),二者触发机制明显不同.暴雨期间,过程二在急流、水汽、能量及动力条件方
本文利用实测降水量资料研究了广东前汛期大到暴雨频数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结论有:(1)广东前汛期大到暴雨日数与同期雨量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基本可以表征前汛期的旱涝程度.通过REOF可将广东省大到暴雨分为4个区:粤东区、珠江三角洲区、粤西北区和雷州半岛区.(2)前汛期大到暴雨频数的年际变化明显,主要有准2~3 a、6~10 a周期,1985年后各区周期均有缩短趋势,以4~5 a短周期为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