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磁耦合DC/AC电能传输方式研究

来源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c85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电磁感应原理出发,仿照同步机电磁耦合机理,提出一种新型静止电磁型DC/AC电能传输方式,同时给出该原理的数学推导。通过对电路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说明了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通过与传统电力传输逆变技术的对比,本文对新型DC/AC电磁耦合装置的适用场合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预测了该原理作为一种新型逆变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对换流输电领域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大分子之间的基团反应,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原料,以乙二胺(EDA)为偶联剂,通过超临界反应挤出法成功制得长支链聚丙烯(LCBPP),达到降低加工温度、减缓主链降解、强化传质促进反应的作用.产物在较低剪切频率下动态粘度较大,且存在G和G"曲线相交,在低频区损耗角明显减小,这表明具有长支链结构的熔体链易缠结.同时,发现呈明显剪切硬化现象,可知其熔体强度显著提高.此外,通过
本文通过单层分散法将CuCl分散在含铝SBA-15上,制得新型脱硫吸附剂.含铝载体通过SBA-15后处理法制备得到.采用XRD、低温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脱硫吸附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说明,合成的吸附剂保留了SBA-15特有的二维有序孔道结构.与不含铝的SBA-15作载体相比,铝引入SBA-15孔道中,促进CuCl分散,从而提高了吸附能力.通过在常温下对模拟油动态吸附来研究吸附剂的脱硫性能,模拟油
用硅烷偶联剂MPS对分散于乙醇中的纳米SiO2进行偶联改性,并通过介质置换和原位本体聚合制备得到SiO2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分散液和PMMA/SiO2复合材料,系统考察SiO2 表面MPS 偶联情况及其对单体和聚合物基体中SiO2分散性的影响.发现只有当MPS 用量在2~10%时,MPS偶联充分、SiO2 表面改性完全,相应的SiO2颗粒即使在SiO2含量高达20%时仍可在单体和聚合物基体内达到初
提出了一种新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电路拓扑。从理论上分析了电路拓扑的可行性,即在触发角接近90°的整流桥直流侧通过直流电抗器短接不会发生断流或过流。分析了装置进行无功补偿的机理,即整流桥吸收无功功率与直流侧平均电流近似成正比。对装置及其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控制器设计的基本要求。对新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电路拓扑进行了仿真,并通过小模型样机实验验证了该电路拓扑的可行性。这种新型静止无功补偿
为研究双十二脉动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本文基于RTDS建立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并对直流功率阶跃,直流电压阶跃,熄弧角阶跃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功率向上阶跃导致直流电压、直流电流、接地极不平衡电流增大,整流站触发角、逆变站熄弧角变小;金属回路运行时,金属线路有感应电压,直流电压向上阶跃,逆变站熄弧角降至17°,极控要防止连续的换相失败;直流电压向下阶跃,直流功率和直流电流增大;熄弧角向上阶跃
换流器是直流输电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元件,可比作直流输电系统的心脏,其故障形式和机理与交流系统中的一般元件有很大差别,保护动作后果也是根据故障形式和机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换流器的阀短路是换流器阀内部或者外部绝缘损坏或被短路造成的故障,这是换流器最为严重的一种故障。本文基于PSCAD/EMTDC软件建立整流器仿真模型,模拟了阀短路故障,并在理论上对短路后整流器换相机理以及直流侧、交流侧的电压和电流变化进
本文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和时域仿真方法分析了交直流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电气阻尼特性。对仿真模型的研究内容包括控制方式配备完善的双极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强度和并列运行的带电容器串联补偿的交流输电线路对系统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的影响。总结归纳了发电机与直流输电系统电气耦合程度、直流控制系统参数、交流线路串补度和逆变侧交流系统强度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在交直流并列运行的系统中影响系统阻尼特性的主要因素
不同于现有的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VSC)的直流输电系统,本文将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感应滤波技术构建的新型电压源型直流输电系统。该系统将传统VSC-HVDC中的换流电抗器和/或电力变压器及高通阻尼滤波器用感应滤波变压器及其配套全调谐装置代替,是一种具有新型拓扑结构的VSC-HVDC系统,具有更为明显的集成化设计与安装的特征。本文对该新型VSC-HVDC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计算
针对传统的特高压直流输电试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特高压直流输电试验中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试验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及其实现方法,并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库设计,设计了由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多层结构的管理系统;实际应用表明,采用B/S结构建立的特高压试验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信息共享度高、扩展性好、易于维护等
深入阐述了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SSDC)抑制次同步振荡(SSO)的原理。对SSDC设计中的,控制器结构、输入信号的选取、相位补偿和增益调整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分析了不同方案的优缺点。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提出了一种便于工程实现的SSDC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抑制东北-华北联网的高岭背靠背换流站附近绥中发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的SSDC。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和实际控制器的闭环试验验证了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