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谷堆对流换热系数的测定装置

来源 :第15届全国干燥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40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物通风或干燥过程中内部孔隙与谷粒间的对流换热系数是表征热量交换强度的重要参数,是粮食通风和干燥设备设计、计算,参数优化,以及过程数值模拟必须获知的热物理参数.该参数与气体穿流强度、气体及粮食的理化特性,以及孔隙的几何结构与尺度等诸多因素相关,理论计算与实验测定都比较困难.本文在集总参数分析法和瞬态对流换热实验的基础上,结合谷堆通风干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测定谷堆与气体对流换热系数的新方法集总热容法,并据此开发了一套实验测试系统.又以小麦为实验材料,利用搭建的实验台测量温度变化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小麦的对流换热系数,并与相关文献中得到或引用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其他文献
通过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提出对混凝土拌合物沉降与泌水、延伸变形、体积变形的相对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指出了用"整体"的观点去思考和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可供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大渡河枕头坝一级水电站截流流量受上游瀑布沟水电站下泄流量的控制,同时受深溪沟水电站的影响,二期主河床截流流量无法按照大渡河天然流量进行选取,通过合理选择截流流量,进行水力学计算,精心组织施工,克服不利因素,实现了二期主河床截流目标.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作为一种新型安全管理模式和现代高科技安全文化元素,对水电建设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其意义深远.在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同时,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了物的不安全因素,从而降低了水电建设的事故发生率.本文分析了水电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制约机制、物的不安全因素的消除对策方面提出了水电施工过程中的事故预防安全管理思路。最后论述了安全奖励激励机制建立。
现有陶瓷喷雾干燥数学模型大多为二维模型,简化了喷雾干燥塔内复杂气固两相运动,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基于CFD方法,采用DPM模型描述干燥塔内陶瓷颗粒运动轨迹,构建陶瓷料浆喷雾干燥过程三维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开展陶瓷料浆喷雾干燥实验,测得干燥塔入口、中间及尾气出口处热空气温度变化曲线.在实验验证模型有效的基础上,模拟了不同料浆流量、入口热空气温度的陶瓷料浆喷雾干燥过程,对比分析了干燥塔
微波干燥过程中,热量由颗粒内部向表面扩散,扩散过程受传热系数和表面换热系数的影响.本文对颗粒的这一过程进行模拟,针对有无微波的影响热量的变化程度,及传质速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具有微波内热源的传热明显优于非内热源状况,无微波内热源需要3.26min,加入微波内热源后仅需34s.在30s后,且热量传递样式不同,有微波内热源在边角处热量发生聚集,且聚集区域不断扩大,并向颗粒内部迁移.传质
为了研究常压污泥过热蒸汽薄层干燥特性,搭建了常压过热蒸汽干燥试验台,进行了2、4、6和10mm厚度污泥在过热蒸汽温度分别为160、200、240和280℃下的薄层干燥试验,并分段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了模型参数与过热蒸汽温度、污泥厚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在较高温度过热蒸汽干燥后没有氧化燃烧、裂纹密集且表面粗糙,有利于干燥的进行.干燥初始阶段过热蒸汽在污泥表面产生冷凝,结果使污泥质量
过热蒸汽干燥适合高湿物料的除水,具有干燥速度快、节能、低污染、无爆炸和自燃等优点.本文以高水分稻谷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过热蒸汽干燥热量和质量传递方程,并通过Comsol Multiphysic软件求解,最后对模型进行验证及模拟结果分析.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传质模型最大偏差不超过20%,平均偏差约9.1%.通过模拟结果分析发现:稻米内部温度在2分钟左右即可均匀分布,而内部水分分布存在差异且较为明显,水分
玉米籽粒(薄层)缓苏干燥过程中的干燥动力学研究对于探索缓苏对干燥速率的影响、干燥与缓苏过程中籽粒内部水分梯度形成与消除,优化缓苏干燥过程操作参数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玉米干燥的传质传热过程模拟求解,分析内部的水分分布情况;利用薄层干燥实验台观察并分析了玉米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通过对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确定了最佳缓苏
针对骨架颗粒的多层物理结构问题,运用孔道网络方法、热质传递原理和多尺度理论等知识,建立了颗粒堆积多孔介质干燥的多尺度多层结构传热传质模型.以稻谷堆为典型代表进行热风干燥试验验证,模拟分析了颗粒内部不同组织物理特性等因素对干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有效模拟稻谷堆干燥过程;稻谷颗粒内存在较大的水分梯度.胚扩散系数对干燥过程的影响十分显著,其次是壳扩散系数,衣扩散系数影响最小;较小的胚扩散系
本文建立了电磁与传热耦合的仿真模型,研究微波加热介电的温度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验研究在-5℃~95℃范围内,鸡肉的介电特性和热物理特性.模型包括加热腔、波导以及可旋转的转盘和物料,通过比较不同转速对仿真结果的影响,选用7.5rpm作为转盘转速.当微波功率为700W时,组合样品的仿真结果显示,经过90s的微波加热,空间温度场分布和瞬态温度曲线与实验结果保持一致,微波仿真组合样品的模型是可行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