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谱分析方法在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来源 :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qq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地震勘探中,由于薄层干涉效应所引起的许多关于薄层的问题有待解决.薄层干涉效应降低了地震勘探的分辨率.Matthew Hall提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对数谱,即使用频谱的自然对数作为信号再求其频谱,从新数据域中发现数据新的特性.该方法对薄层厚度检测产生指导作用,地震数据由时间域变换至对数域内可以将地震薄层的识别能力提高.这种基于对数谱谱分解的薄层识别方法,可以对时间域数据中无法识别的薄层进行识别和厚度定量检测.文章采用楔状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了倒谱分析方法在薄储层预测中的有效性以及其对于提高地震信号分辨率的高效性.
其他文献
针对低渗透储层预测主要集中利用叠前数据的特点,为了提高预测的精度,避免直接使用地震叠前资料带来的误差,首先对地震资料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从叠前地震资料的标定、AVO正演结果、叠前模拟道集和实际道集及近偏移距道集、中偏移距道集及远偏移距道集4个方面的比对,确定资料的适用范围,最大限度发挥资料的潜力.在分析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围绕工程需要的脆性、物性这两个方面为目标进行预测.研究构建的脆性参数主要考虑了杨
为了精细描述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喉道大小及分布,明确渗流能力主控因素,阐明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低产原因,应用铸体薄片、恒速压汞、高压压汞、核磁共振、低温液氮吸附、应力敏感、水锁伤害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渗流能力主控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储层岩石学特征及试气成果,建立了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综合评价标准,为勘探开发目标优
非常规储层的水力压裂和原位改质导致了储层温度大幅度变化,然而温度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较少,不能支持新兴开采工艺对致密储层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以黔江龙马溪组页岩、兰州窑街油页岩和吉林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利用马弗炉加热岩样,研究不同温度对致密储层的影响.实验表明:页岩储层受热后发生热解化学反应,孔隙结构发生变化,孔隙度增大,但是该过程需要活性气体(氧气等)的参与,否则温度对页岩储层物性影响不大.油
阿尔及利亚H区块三叠系TAGI组储层呈低孔低渗透特征,成为制约该区TAGI组勘探开发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储层微观特征及孔隙结构分析为主要手段,对H区块TAGI组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区块TAGI组储层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为主,现今埋藏深度为3480~4000m,处于中成岩演化阶段晚期.储层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主要发育粒间溶孔和混合(扩大)孔隙.喉道主要为片状或弯片状,孔喉组
为了精细定量表征细粒沉积岩的矿物组成及孔隙分布,应用QEMSCAN(自动矿物识别系统)对取自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细粒沉积泥页岩及砂岩样品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克服细粒沉积岩颗粒粒度细、孔隙小、矿物识别困难等表征难点,有效提取到典型细粒沉积岩样品矿物及孔隙高精度二维图像,并精确得到样品的矿物及孔隙定量组成,实现了细粒沉积岩矿物及孔隙精细定量表征;通过分析发现,选用的几种扫描尺度得到
在研究区扶余油层致密油勘探水平井部署研究中,地震成果数据的分辨率和振幅保真度成为勘探开发的关键.针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和水平井部署对地震资料品质要求,创新研究了近地表吸收补偿、地层倾角道集偏移孔径优选、黏滞介质叠前时间偏移3项地震处理技术.与以往成果相比,新技术应用能够展宽地震频带20Hz以上,振幅剖面属性对井符合率提高30%.实践证明,地震保幅高分辨率处理新技术在致密油水平井部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LX气田煤层强反射屏蔽储层有效信号的问题,基于Modet小波的三参数匹配追踪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特征约束的井控匹配追踪煤层强反射消减方法,并建立了相关技术流程.模型验证和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剥离煤系地层强反射背景,对于突出强反射屏蔽下的储层信号具有较好效果.
临兴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储层薄、横向不均质性强等特点,常规基于井和层位建模的常规波阻抗反演结果精度低、横向连续性强,难以满足甜点预测的需求.首先依据岩心测试的结果给出了临兴致密气储层甜点的指示参数,孔隙度,然后利用孔隙度和速度的关系,结合基追踪技术实现了孔隙度及速度的直接反演.通过分析,该方法精度高,横向变化“尖锐”,可很好地刻画出致密气的甜点.
通过岩心的薄片鉴定、物性数据、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和压汞法对毛细管压力的测定等相关资料,对松辽盆地龙西地区扶余油层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其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粉砂岩为主,部分为石英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岩屑主要为火成岩岩屑.储集空间以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粒内溶孔.岩石平均孔喉半径均值为0.46μm,与物性及排驱压力相关性较好,孔隙结构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本区储层可分为3类,
文章分析了测井资料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的P1/2法,其属于正态概率分布的应用范畴,本质是两个不同正态分布形成的一个高斯混合概率模型求解问题.P1/2法是数值算法,受人为因素影响,对储层流体性质判别精度不够,为此研究提出应用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算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对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算法进行说明分析,并在MATLAB平台上做了算法数据实验,对取自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的测井数据进行了相关处理和结果分析,证明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