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丹磺酰肼的水相汞离子荧光传感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wenjun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汞是一种具有严重生理毒性的化学物质,由于其具有持久性、易迁移性和高度的生物富集性,使其成为目前全球最引人关注的环境污染物之一.荧光分子传感检测法作为一种快速、准确、低成本、高选择性分析方法而备受青睐,人们也合成众多的汞离子荧光分子传感器,但一般具有如下的不足:一,有些传感器灵敏度或选择性不够或其信号输出(荧光猝灭法)易受外界的干扰;二,某些传感器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但是又缺乏一定的水溶性而降低其实用价值.这里,我们报道了一种水相中荧光增强法高选择性和灵敏度检测汞离子的荧光分子传感器-丹磺酰肼(5-dimethylaminaaphthalene-1-sulfohydrazide,DNSH).丹磺酰类衍生物作为汞离子分子传感器在文献中也又不少的报道,但是其合成一般都较复杂且缺乏水溶性,DNSH最早是作为羰基类化合物(如醛类、羧酸类化合物)荧光检测试剂[4],而作为金属离子的传感,据我们所知本文是第一次报道.
其他文献
研究表明自由基与多种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而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从而阻断或预防疾病的产生.随着自由基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抗氧化剂评价与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筛选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目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有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抗脂质过氧化法以及清除活性氧及自由基法,这些方法大多数只对单一物质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独立地检测和评价,而不能对多种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同时检测;更
本文采用单分子技术如荧光相关光谱和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技术对荧光量子点的特性和表面化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自上世纪80年代,碳的第3种同素异形体-C60的发现,及此后其在材料科学、分析科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突出表现,使对C60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成为一个热门领域.大量研究表明,C60及其衍生物具有强大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其在抑制HIV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活性,抗细菌活性和光细胞毒性等方面均表现出强大的生物活性.但C60本身具有强烈的疏水性,直接影响了对其生物活性和分离分析的研究.因此
水性涂料在室内装修工程中有广泛应用.此类涂料有一项重要环保指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此指标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国家标准GB18582-2001和国家环保局"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颁布的HBC 12-2002均对这项指标进行了限量规定.测试TVOC的关键步骤是测定涂料中的水分.气相色谱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水分测定方法,另外还有Karl-Fisher(KF)法和气压法等.本文针对国家标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双向凝胶电泳(2-DE)是应用最广泛的分离手段,近几年其应用比例逐渐下降,主要是因为2-DE分析酸性,碱性或疏水性强的蛋白能力有限,加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蛋白鉴定技术重现性和通量不断提高,以反相液相与质谱联合鉴定为基础联用技术已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取得优势地位.在已有的两维色谱系统中,采用离子交换和反相色谱(SCX-RPLC)分离的比例最高,因为这两种分离模式对于混合蛋白样品分离十分有
双水相体系(ATPS)主要是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所不同的是系统的性质不一样.当物质进入ATPS后,由于其表面性质、电荷作用和各种作用力的存在以及环境因素等影响,使其在上、下两相浓度不同.本文对PEG1000-盐-水双水相体系中分相盐选择原则和成相机理给予新的解释;并从分子光谱变化解释了萃取药物的机理.研究工作中还利用不同分子PEG-(NH4)2SO4-H2O双水相体系,讨论盐酸普鲁卡因、
正义肽-反义肽是一类特殊的相互作用体系。本文对基于正义肽-反义肽分子识别的选择性分离与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分析化学信息学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交叉学科.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积累了大量关于基因序列和蛋白质序列数据,为化学信息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并发出新的挑战.本研究立足于海量的生物序列数据资源,致力于生物序列特征提取新方法的探索.
管内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的在线联用(in-tube SPME-HPLC)实现了样品前处理和分离检测的一体化,具有高效、快速、分析重现性好、溶剂及样品消耗少等优点.本文对新型管内固相微萃取装置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素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合成了对-叔丁基杯[8]芳烃键合硅胶固定相,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最后讨论了分离多环芳烃的分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