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补母泻子法取穴原则治疗高脂血症

来源 :湖南省针灸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ru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补母泻子法取穴原则治疗高脂血症.利用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穴位按摩等手段治疗高脂血症.其取穴原则应用难经中的五行相生规律,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高脂血症中医病名为血浊病,病位主要在肝、脾、肾,辩证分型有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型、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型、肾气亏虚,痰淤互结型三种类型.根据三种类型的主要病位所在,运用补母泻子法,进行本经取穴和他经取穴,例如: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型病位主要在肝,病性属实,根据实则泻其子取穴原则,进行本经取穴和他经取穴,即取肝经行间穴以及心经少府穴.
其他文献
在创伤性应激发生后,可能产生瀑布样系列效应,进而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女性患病风险是男性的2-3倍。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有心理学及生物学。也与创伤类型,暴露时间,初期反应是分离或者感受到威胁有关,也和环境及支持系统有关。精神生物学反应也有不同,在女性也有催产素系统从参与,该系统与社会支持、害怕、应激反应有关。创伤后使用催产素的效果也将进行讨论。
会议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rTMS辅助治疗无症状脑梗塞(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老年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为前瞻性开放型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全程为8周.选择首次发病年龄≥60岁,符合SCI、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分-24分者,随机分为氟西汀+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rT
《灵枢·经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人体经筋系统论述的专篇.由于经筋为病所涉及的病种非常广泛,故已逐渐被现代医家重视,人们开始对经筋的解剖实质、经筋的生理病理规律、经筋为病与脏腑为病的关系以及经筋疗法的作用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经筋理论为指导,对临床针刺选穴进行初步探讨.
龙虎交战法,是在毫针行针过程中反复左右交替捻转针体,达到以镇痛为主要治疗作用的一种针刺方法.现代医家全面继承了古人龙虎交战手法的精华,分层操作的概念更加明确,同时渗入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本文从其历史发展及现代临床观察两方面,对龙虎交战针法略作探讨.
"热证可灸"与"热证禁灸"一直倍受争议,热证能不能灸关系到灸法在临床能否得到广泛运用以及能否更好的促进灸法的长远发展.基于此,笔者从古代文献中溯本求源,并结合现代研究对"热证是否能灸"进行探讨,以明确对灸法的认识和理解.
"五经配伍"是湖湘针推学术流派的重要学术观点,其诊治疾病主要是通过治疗病变脏腑本身所属的经脉及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助制关系而选择相应的五经(子母经、同名经、表里经、克侮经)同时进行调节,从而恢复脏腑间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的一种治疗思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节奏加快,竞争不断加剧,生活压力增大,失眠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失眠已成为医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临床针刺治疗失眠的角度出发,系统全
现今临床应用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须辩证后再选穴,脏腑虚衰者多选用华佗夹脊穴,关节痛甚者可近端取穴,目前临床报道治疗及观察结果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针灸和康复技术共同作用下,提升脑卒中后康复效率的理论和方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1P、CBM、WANFANG DATA及PubMed等数据库,查阅近十年来针灸与康复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脑卒中后康复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结合针灸治疗的前提下,通过早期介入、多学科协作、量化康复训练等方法实现.
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理论依据五脏五经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功能上相互依存,病理上相互影响,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以五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进行相互配伍。以“立足于本经本腑”为前提,结合肝经、脾经,辨证选穴、归经施治,共同达到疏肝理气、健脾益气的目的,从而观察基于五经配伍理论选穴针刺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临床及理论依据。
中医对治疗老寒腿具有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艾灸疗法。艾灸可有效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它是一种对脑穴部位特异反应点即热敏点,并使热力透入膝关节,从而达到疗效。特点是燃烧时艾灸强大的火热力及红外幅射作用于病灶周围和穴位,达到循经感传。以达到温通经络和调节微循环的作用,并在用灸区域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组织深部而达到祛风散寒驱湿尧活血化瘀等疗效。观察温和灸神阙、关元对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影响,并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