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针灸辅助脑卒中后康复效率提升的几点思考

来源 :湖南省针灸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xsg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针灸和康复技术共同作用下,提升脑卒中后康复效率的理论和方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1P、CBM、WANFANG DATA及PubMed等数据库,查阅近十年来针灸与康复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脑卒中后康复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结合针灸治疗的前提下,通过早期介入、多学科协作、量化康复训练等方法实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障碍、改善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就治本院心身科,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入实验组(认知行为治疗加药物治疗组)40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40例,观察时间为4周.通过多导睡眠图(PSG)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4周后整夜的睡眠进程、睡眠结构进行分析比对,通过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疗效和临床安全性.方法:对67例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组(研究组);另1组为帕罗西汀联合安慰剂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入组时进行HAMD-17、HAMA及SCL-90评定,以后每2周评定HAMD-17、HAMA、SCL-90、TESS,共治疗、观察6周,结束时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达3.5亿人,且每年大约有100万人因抑郁症而自杀.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一大疾病负担.在中国,抑郁症的月患病率为6%(其中女性患病人数是男性的2倍),高患病率不仅给个人带来精神和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根据近几年来笔者在住院抑郁患者开展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经历,结合团体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新进展,与单
在创伤性应激发生后,可能产生瀑布样系列效应,进而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女性患病风险是男性的2-3倍。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有心理学及生物学。也与创伤类型,暴露时间,初期反应是分离或者感受到威胁有关,也和环境及支持系统有关。精神生物学反应也有不同,在女性也有催产素系统从参与,该系统与社会支持、害怕、应激反应有关。创伤后使用催产素的效果也将进行讨论。
会议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rTMS辅助治疗无症状脑梗塞(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老年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为前瞻性开放型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全程为8周.选择首次发病年龄≥60岁,符合SCI、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分-24分者,随机分为氟西汀+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rT
《灵枢·经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人体经筋系统论述的专篇.由于经筋为病所涉及的病种非常广泛,故已逐渐被现代医家重视,人们开始对经筋的解剖实质、经筋的生理病理规律、经筋为病与脏腑为病的关系以及经筋疗法的作用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经筋理论为指导,对临床针刺选穴进行初步探讨.
龙虎交战法,是在毫针行针过程中反复左右交替捻转针体,达到以镇痛为主要治疗作用的一种针刺方法.现代医家全面继承了古人龙虎交战手法的精华,分层操作的概念更加明确,同时渗入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本文从其历史发展及现代临床观察两方面,对龙虎交战针法略作探讨.
"热证可灸"与"热证禁灸"一直倍受争议,热证能不能灸关系到灸法在临床能否得到广泛运用以及能否更好的促进灸法的长远发展.基于此,笔者从古代文献中溯本求源,并结合现代研究对"热证是否能灸"进行探讨,以明确对灸法的认识和理解.
"五经配伍"是湖湘针推学术流派的重要学术观点,其诊治疾病主要是通过治疗病变脏腑本身所属的经脉及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助制关系而选择相应的五经(子母经、同名经、表里经、克侮经)同时进行调节,从而恢复脏腑间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的一种治疗思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节奏加快,竞争不断加剧,生活压力增大,失眠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失眠已成为医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临床针刺治疗失眠的角度出发,系统全
现今临床应用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须辩证后再选穴,脏腑虚衰者多选用华佗夹脊穴,关节痛甚者可近端取穴,目前临床报道治疗及观察结果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