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一种跨文化语境的文化视域--关于当下文艺研究理论范式和框架的质疑和探讨

来源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中国而来,20世纪的社会和文化变革与西方息息相关,而在文学和文艺理论研究中,意识形态及其理论观念先导性,不仅加速了其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变革和转型,极大拓展了中国学术研究的视野及其学科建设,而且使其真正触及到了人类思想文化和精神世界的前沿,但是,观念毕竟是观念,理论并不能取代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类存在及其精神现象:也不能以隐身的“上帝”自居,用所谓“纯粹理性”和“绝对真理”来标榜、建构、衡量和评价人类所有的文化和精神现象,以此取代人类自己并不完美、但是具体的、生动活泼的历史语境、居所和栖息地。要让理论观念及其研究回归生命、生活和大地。
其他文献
汪廷讷《狮吼记》是一部以惩诫“妒妇”、实现高台教化为目的的戏曲作品,然而作者却把“妒妇”柳氏塑造成为既美且慧、对丈夫有挚爱深情的女性。通过对柳氏形象的分析,可以解读晚明文人在正统的纲常思想与心学思潮双重影响下,矛盾复杂的文化心态和性别意识。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历史演义小说,尽管其题材有历史的依据,但作为一部“小说”,其本质品格则是虚构的,是作家想象与虚构的产物。这在构成小说基本要素的结构框架的安排、人物形象的描写、情节走向的设置以及兴衰存亡的溯源等方面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明代小说中寄生词曲繁富,与明代民俗文化联系十分紧密,尤其表现在人生仪礼、岁时节日、信仰、歌谣等四个方面。明代小说中的寄生词曲作品,丰富了明代词曲的内涵,同时又充分展现了明代丰富的民俗文化,具有词曲史和民俗史的双重资料价值。明代小说本身就是明代民俗文化的一面镜子,其中的寄生词曲则是明代民俗文化的诗化表现形式。探讨明代小说中寄生词曲与民俗文化之关系,有助于深化明代词曲和明代小说的研究。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所藏的《新镌通俗演义三国志传》就是明代万历时期的书肆夷白堂刊行的《三国志演义》的一本版本。它是与周日校乙本和丙本关系很密切,但是不是以周日校乙本或丙本为底本而成立的,是以周日校乙本与夷白堂本以互相共同的一个版本为底本(或祖本)而成立的。而且夷白堂本的文章与另外二十四卷系统版本简略,但是其简略化就是夷白堂本独自的,而与简本系统的简略化方式完全不一样。
“燕人张飞”是在三国故事中很常见的套语。张飞是幽州涿郡人,幽州属于燕地,所以称之为“燕人”似乎是毫无疑问的事。但是,在所有的三国故事里面,只有张飞一人被称为“燕人”,其他的幽州人则完全没有被称为“燕人”的。这个现象是如何形成的?笔者推测,这是跟在辽、金两朝时期文献里“汉儿”或“汉人”这些词的特殊含义有关的。在金代,这些“汉儿”或“汉人”中出生于燕地的人又被称为“燕人”。金末有很多从社会下层发迹的“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是戴维·哈维在后现代语境中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这一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和内涵有四个重要的支撑点:历史想象与地理学想象的交融;地方性与全球地理空间的辩证法;对物质世界的体验与理论升华;阶级立场和政治与社会批判的锋芒.这一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与哈维的出身、经历、学术生涯和立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跨语际沟通中,对"传统"的预设造成对古典静态化的描述.用阐发法进行中国诗学研究,其意义必然有所遮蔽也有所发明.其中,理论抽取成为了其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它是一个碎片性而又具有建设性的策略.问题的实质是哪部分碎片能够成为最恰适的资源而产生最强劲的思想动力.
在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论著中,奥尔巴赫的《摹论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力作.它的主要任务是考察日常生活如何突破古典文学的文体分用规则,进入高雅、严肃的文学作品的,因而将现实主义文学史置于西方文体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去加以描述.与此同时,该书内含着三种相互矛盾、难以并存的现实主义概念,需要认真加以辨析.另一方面,奥尔巴赫注重从微观的文本分析入手,进而做出文学史和文化史方面的概括,这种批评方法至今仍给以生
伴随着新媒介对当代思想方式的改变以及人们生存方式的变革或转型.摇滚乐的先锋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新媒介与先锋性"成为反思性的前沿问题.原生态的摇滚乐在商业和媒介的联袂操持下转向消费主义,先锋性丧失殆尽.后现代社会摇滚乐如何再度先锋,坚守启蒙和震惊成为先锋性重构所期待解决的议题.而回归真实的日常生活世界,超越媒介保持摇滚鲜活生命力是对摇滚先锋性重建的一种回应.
"背景"理论在布拉格学派的结构主义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背景的阐释,布拉格学派一方面建立了以前景/背景为核心的结构主义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则揭示了他律因素在艺术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在布拉格学派的理论中,艺术既是自律的,也是他律的,但根本而言则是他律的.通过对背景的建构,布拉格学派在艺术和社会之间搭建了桥梁,并预示了20世纪美学的意识形态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