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0年盛夏降水特点及成因分析

来源 :2011年全国汛期气候预测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盛夏吉林省降水居历史同期多雨的第2位,降雨落区多重复出现在我省中南部和东部地区,致使我省中、东部江河水库水位上涨,出现洪涝灾害。通过对2010年盛夏环流形势异常的分析,发现盛夏大气环流形势异常有利于冷窄气与暖湿气流长时间在我省交汇,造成我省盛夏降水异常偏多。通过对盛夏副高演变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发现2010年盛夏副高北跳过程频繁,间隔短,持续时间长,脊线偏北是造成盛夏我省降水量大,落区重复,出现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贯彻与落实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高中地理课堂也逐渐地重视起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所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设计必须要站在
高中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形成和完善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思想的引导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在教学中对
良好的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从低年级阶段的日记、看图写话,到高年级阶段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游记等多种类型的作文,学生在学习中都付出了大量的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近几年上海市气候中心利用低频天气图方法预报延伸期较强降水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对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北部夏季首个持续性降水期(入梅期)的预报。2011年长江中下游
  利用辽宁地区53站逐日降水量资料(1961~2010年7月20~8月31日)及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盛夏特大洪涝灾害的环流特征进行了物理诊断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引起201O年辽宁
  本文以5-7月降水量。EOF的第2模态定义浙江梅雨的区域,选取浙中西部及浙北地区的20个站作为梅雨代表站,同时定义了区域雨日、雨期以及入梅日、出梅同、梅雨量、梅雨强度、
会议
社会在进步的同时,对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上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由以前的注重学生的成绩逐渐转变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高中作为教育中的高级中等教
  利用1951~2010年北极涛动指数、海平面气压场、500hPa高度场和吉林省50个测站春季气温资料,借助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吉林省春季冷暖的环流因子。结果表明,北极涛动(Ardic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越来越看到以关注和促进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学生不应该只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在小学这个关键的教育阶段,我们要把握住新课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