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定位法与普通定位法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应用的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enro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三点定位法和普通定位法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置入股骨颈螺旋刀片的临床对照研究.[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共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90例,男48例,女42例,平均年龄(70.5±7.2)岁,骨折按AO分型:A2.1型45例,A2.2型35例,A3.1型1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由同一组医生操作,均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固定,但是在置入股骨颈拉力旋螺钉时方法不同,A组采取C型臂普通透视定位法,按照常规目测法置入螺旋刀片,B组采取透视股骨颈侧位,按照三点定位法置入螺旋刀片,总手术时间、置入螺旋刀片时间、术中出血量、置螺旋刀片曝光次数、尖顶距等指标被测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5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3例,女性72例;年龄60—87岁,平均(7l±4)岁.其中实验组43例患者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术中止血,未曾使用氨甲环酸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指数及疾病诊断等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会议
目的:总结旋髂浅动脉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在同侧腹股沟处紧贴深筋膜层掀起皮瓣,蒂远端在同侧股动脉搏动向外7cm处,根据创面大小设计出皮瓣。
目的:探讨支撑钢板技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踝关节骨折中Naoki Ⅰ、Ⅱ型后踝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8月我科收治的29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应用支撑钢板对后踝骨折进行固定,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48~75岁,平均59.4岁.
目的:评价国产经皮单轴椎弓根螺钉治疗中青年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无明显神经损伤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20例,采用国产经皮单轴椎弓根螺钉治疗,设为A组;再选择既往在本院由同组医生采用经皮多轴钉治疗的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20例,设为B组。
分析使用Gillet直接修补技术治疗腰椎椎弓峡部断裂的适应症和术后疗效,探讨治愈腰椎峡部断裂早期干预方法,避免后期腰椎滑脱和腰椎融合术引起的并发症。
目的:现有研究指出疼痛和肌肉痉挛之间存在着疼痛-肌肉痉挛-疼痛的恶性循环,有效能够打断该恶性循环的方法可能会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疼痛,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肌松剂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
目的:生长发育期骨骺的损伤往往导致膝关节畸形,这些畸形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况,本文就膝关节周围截骨矫形治疗此类畸形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其疗效和并发症。
会议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两组术后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而选择针对膝关节置换术的最佳术后镇痛方式。
目的探讨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OVCF患者84例,给以PKP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3d和术后6个月的椎体高度、Cobb角的变化,VAS评分、药物使用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的变化分别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三关节融合术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继发性马蹄内翻足并发症的原因及如何预防。方法2005年4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三关节融合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继发性马蹄内翻足23例27足。男11例,女12例,年龄13岁至22岁,对其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