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松剂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c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现有研究指出疼痛和肌肉痉挛之间存在着疼痛-肌肉痉挛-疼痛的恶性循环,有效能够打断该恶性循环的方法可能会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疼痛,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肌松剂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
其他文献
儿童长骨干骨折是小儿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小儿骨骼未发育成熟,塑形能力强,所以治疗方法与成人有差异。多数可以通过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等保守治疗方式,预后良好。但是对于保守治疗失败或效果不好的病例,仍需要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行全髋置换术中的髋臼重建方法.方法:18例26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病例,均采用前外侧入路,髋臼缺损的重建采用三种方法:1.单纯的髋臼加深联合植骨,方法为确定真臼位置,用骨刀、髋臼锉加深髋臼,使之尽量达到正常髋臼深度.2.植骨造盖的方法为:将截除的自体股骨头纵形锯开,祛除关节软骨修整塑型,用2枚髋臼螺钉(方向避免与磨臼方向一致)将骨块固定于髋臼的外上方.
目的 提高科内新护士岗前培训质量,更快、更高、更强地培养新入职的护士,以满足临床护理人力需要、确保护理安全,提升科室护理质量及整体护理水平。方法 首先,改变传统入科即进入临床跟班的培训模式,设定集散结合分工教学培训模式,即入科后先进行为期2周的集中培训,期间按健康教育组、技术操作组、护理文书组、院感控制组、急救应急组、护理安全组6个组别进行分工教学,集中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再进入临床跟班,进行"一对
目的:减少钢针的使用率,推广病房全面正确使用留置针。方法1000例患者,分为静脉留置针组和钢针静脉输液组,观察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静脉留置针组静脉炎、导管阻塞的发生率高于钢针静脉输液组,渗漏、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钢针静脉输液组。
目的 评估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BMP2/hVEGFl65)双基因腺病毒转染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多孑L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取6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制作15 mm双侧桡骨中段骨缺损模型。按完全随机法分为3组,各组20只,根据双侧桡骨制作骨缺损模型,各大组分2小组,共6组。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5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3例,女性72例;年龄60—87岁,平均(7l±4)岁.其中实验组43例患者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术中止血,未曾使用氨甲环酸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指数及疾病诊断等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会议
目的:总结旋髂浅动脉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在同侧腹股沟处紧贴深筋膜层掀起皮瓣,蒂远端在同侧股动脉搏动向外7cm处,根据创面大小设计出皮瓣。
目的:探讨支撑钢板技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踝关节骨折中Naoki Ⅰ、Ⅱ型后踝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8月我科收治的29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应用支撑钢板对后踝骨折进行固定,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48~75岁,平均59.4岁.
目的:评价国产经皮单轴椎弓根螺钉治疗中青年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无明显神经损伤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20例,采用国产经皮单轴椎弓根螺钉治疗,设为A组;再选择既往在本院由同组医生采用经皮多轴钉治疗的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20例,设为B组。
分析使用Gillet直接修补技术治疗腰椎椎弓峡部断裂的适应症和术后疗效,探讨治愈腰椎峡部断裂早期干预方法,避免后期腰椎滑脱和腰椎融合术引起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