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对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学习有影响吗?--来自北京随机控制实验的初步证据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发展中国家,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已经成为一种帮助贫困学生提高学业非常流行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一直是让我国教育决策者头疼的事情。我国财政部门也在寻找如何通过财政投入的创新方式使农民工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通过随机控制实验的方法,我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方式,试图探讨这些方式对在北京50所打工子弟学校初中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这两种方式包括:1)学券:如果学生初中毕业后继续在无论在哪里上普通高中或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将获得不多于4800元的奖学金,用以支付高中阶段的学费和住宿费。2)存款配额:如果学生家长从现在开始为孩子将来高中阶段的教育花费开户储蓄,且学生初中毕业后继续上普通高中或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将获得1∶2的配额不高于4800元的奖学金,用以支付高中阶段的学费和住宿费。本文报告本实验的初步发现。我们的发现似乎显示学券和存款配额两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数学考试分数)和辍学的可能性都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并讨论了本研究的政策含义。
其他文献
美术课要求孩子去认识美,从中得到美的体验,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其创造美的热情与灵感,发展其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美术课就像一朵绚烂的花,绽放在艺术丛中。如何让这多花更加娇艳欲滴,在美术课教学中我们要实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即充分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空间,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时间去认识美、感受美并创造她的美。
对《教育与经济》期刊2001-2010年间发表的有关高等教育经济问题的论文进行分析,并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经济问题研究的主特点和未来走向,可以使我国学者更好地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经济问题的发展态势,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本文运用1978-2009年的数据考察高等教育规模扩展问题,研究了在经济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如何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产业、劳动力市场、城市化水平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1)劳动力市场指标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影响逐渐显现并不断加强:失业率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影响始终为正,增幅超过其它因素;平均工资水平的估计值显著为负。(2)中国经济结构特征性变量如城市化率,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推动
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中蕴含着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冲突,同时,不同的利益主体为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进行博弈。做好农村布局调整工作,各地政府必须有正确的认识,理清工作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有利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
随着高学历者——尤其是毕业大学生失业人数的增多,高学历失业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劳动力市场的替代效应和知识外溢四个角度分析了高学历失业现象,然后从现实角度提出三点高学历失业的原因,主是由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经济发展需之间失衡、劳动力市场调配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的失业、经济的结构调整导致的失业。针对这三点原因提出三点改进对策:提高人才质量,增强人才的社会
教育不仅有货币收益,而且有巨大的非货币收益。我国学者对中等职业教育货币收益研究的相对较多,基本上没有非货币收益方面的研究,这样必然造成对中等职业教育收益估算的偏差。本文对湖南省6所中等职业学校和6所普通高中2002届毕业生追踪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中等职业教育就业者与高中就业者的非货币收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本科就业者和硕士及以上学历就业者的非货币收益。
教育的私人需要 教育“产品”的效用有,私人(直接)效用,和公共(外部)效用。教育”产品”的私人效用包括即时消费的效用,长期消费的效用,人力资本投资(资本的形成和生产过程),和社会化。社会化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效用就是产品具备满足需要的某种或若干种属性。 同一个教育产品的需要可以分解成不同人和人群的需要。一种是个人的需要,还有社区的需要,和国家的需要。个人需要还可以分成许多的等级,如学习者个人的需
本文以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认知与质量认证模式为背景,以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过程为对象,从评估的策划、标准与结论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普通高校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存在的主问题。一是组织体系中的模式与进度问题,表现为模式选择与管理体制没有结合;评估速度同质量建设周期的不协调。二是指标体系中的条件与质量问题,表现为过分强调资源,将声誉与条件等同于教育质量;过分强调教师教学,将教学水平等同于学生学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学技术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中国若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保证本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成为必由之路,而这就需国家持续强化对科技的投入。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二十多年来,高校科技活动取得长足进步,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提醒着我们发展高校科技事业的任重道远。本文根据2008-2010年《高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教育部直属院校和“211”及省部共建学校的数据分别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结
影响博士生创新能力的要素不是孤立单维的,而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哲学和教育学的视角,通过对资深博导的实地访谈,我们把这些要素归结为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主观要素中,包括博士生导师的学术人格、学术造诣、学术指导、研究能力;博士生自身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心理素质、创新思维等几个维度。客观素包括课程设置、淘汰机制、修业年限、资助制度、学术氛围等几个关键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