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缘喷流对三角翼前缘涡破裂控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全国流体力学青年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43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应用染色液流动显示技术和激光测速技术(LDV)研究了60°后掠三角翼在后缘差动喷流、对称喷流情况下前缘涡破裂位置、涡核的空间分布、涡核的速度分布等随攻角的演化.实验结果表明,喷流增大了三角翼前缘涡涡核保持高速度的区域,推迟了涡核减速的位置;另外,在大攻角情况下,对称喷流有助于消除由前缘涡振荡引起的“摇滚”现象.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N-二乙基羟胺水溶液辐解产生的气态烃类的体积分数与吸收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N,N-二乙基羟胺辐解生成的甲烷、乙烷、丙烷和正丁烷的体积分数随剂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HP-SMPE-GC)测定γ辐照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TBOPDA)的产物:N,N-二正丁基甲酰胺和二丁胺的方法,研究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和色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P-SMPE)对γ辐照后的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TBOPDA)液相进行萃取和富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液相产物进行质谱分析,比较了不同微萃
研究采用新的无盐络合剂-N,N-二甲基-3-氧杂-戊酰胺酸(NA)来改善Purex流程中U线二循环U中微量Np、Pu的分离.从萃取和反萃的体系中的U(VI)、Pu(Ⅳ)、Np(Ⅳ)的分配比的实验结果
从新核试剂亲核性的定义、强弱确定、一般规律、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以2-氰基-4-硝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解3-氨基-5-硝基-2.1-苯并异噻唑,并使之与乙酸酐发生酰基化反应,得到N-3(3-氨基-5-硝基2.1-苯并异噻唑)-乙酰胺。它有可能成为一种染料Cu,Zn,Co
湍流被认为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但是,确定性和随机性这一对相互矛盾的流态怎么统一起来呢?本文给出随机性在边界层转捩过程中产生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随机性主要来源于初
对Rayleigh数的5.4 10的竖直平板湍流自然对流进行直接数值模拟计算,发现流场中普遍存在螺旋羽流结构.本文首先分析螺度与大尺度相干结构的关系,讨论通过螺度研究相干结构的
本文推导了圆管湍流减阻的次优控制方程,并利用直接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分别采用壁面上的周向压力梯度δp/δθ|和周向速率的径向梯度δv/δr|作为控制的探测变量,来决定壁面
本文利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二维超声速混合流动中的小扰动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通过对空间各个位置上扰动参数时间序列的分析,本文得到了二维超声速混合流动由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