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目标轮廓和阴影轮廓的SAR图像目标识别

来源 :2010国防空天信息技术前沿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97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SAR图像成像模型分析,SAR图像的目标轮廓和阴影轮廓除反映本身包含的局部空间结构信息外,这两种轮廓的结合,还能反应SAR目标的高度信息,较单一轮廓特征,是一种更为稳健的特征。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去控制标记符的SAR图像分割算法,得到SAR图像目标轮廓和阴影轮廓,然后用这两种轮廓融合进行SAR目标识别。基于MSTAR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高超声速飞行器是一类特殊的临近空间飞行器,它可从常规军用跑道上起飞、可重复使用,其飞行高度可以遍及临近空间30千米以上的大部分空域,且飞行速度快,可用于全球快速打击。
本文建立了大气吸收、大气散射衰减效应理论模型及光强起伏、光束漂移和光斑扩展等大气湍流效应影响模型。在分析各模型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大气吸收、散射理论模型的仿真和大
本文针对空间激光通信的技术中,空间光束捕获、跟踪与瞄准技术的特点,论述了空间激光通信中APT伺服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分析了空间激光通信APT系统中粗跟踪伺服系统速度内环
本文以空间信息网络环境为背景,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GEO/MEO/LEO三层星座的异构卫星组网结构,接着提出了对MEO/LEO卫星的分组管理,并在三层卫星网络中建立了层间轨间链路IOLs
本文阐述了量子信息理论及其基本概念,介绍了量子信息技术在空天信息对抗方面的应用,指出了量子信息技术应用在空天对抗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传输与分发系统是空天防御体系的基础信息传送网络,多个不同特性的网络并行存在,有主用、有备份的构建形式,可保证信息传输与分发系统战时可靠工作。本文通过分析空天防御
为对空间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进行评估,本文研究了空间武器系统的组成,建立了空间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指标;通过改进的标度矩阵法确定权重的大小,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对
本文针对深空长时延、高误码率、非对称带宽和间歇性连接等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兴的网络--DTN,探讨其体系中的特殊层----束层与底层之间的接口关系,得出在此过程中传输协议起
现代战争的性质、频度和速度、以及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正严峻地考验着各国部队的适应能力,美国为了保持其在国际社会的领导性角色,提出了跨域优势的作战概念。本文
本文基于Altera公司的FPGA开发平台,设计和实现了一种高速LDPC译码器。采用QC-LDPC码,码长为8320,码率为7/8,其性能与CCSDS标准LDPC码字(码长8176,码率7/8)相当.LDPC译码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