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书目检索平台的图书馆资源整合研究

来源 :中国图书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馆的资源不断增多,如何将它们整合在一起为读者更好地服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AJAX是WEB2.0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公共检索平台是读者最为熟悉的平台。在公共检索平台上,利用AJAX技术的整合方案成为图书馆资源整合的一个解决途径。除了整合现有的资源,同时还对书目之间的隐性相关性进行挖掘,作为下一步信息整合的对象。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小学教师的教育信念与学校层面关于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政策制度,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用ICT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基于四种学校类型(发达/中东部地区的城市小学、发达/中东部地区的农村小学、发展中/西部 地区的城市小学、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小学),我们收集了关于教师的教育信念、学校层面的ICT 政策制度、ICT
本研究调研了农村地区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与问题,研制农村地区初中学生信息素 养标准(实验稿),开发适应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学习资源并应用于教学.通过对农村 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和问题的研究,提出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归因,特 别是制约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给出今后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对 策。
本研究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基础,根据新课程实施对教师教育技术 能力的实际需求,对职前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建构了“三课一体”的 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
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开展已有三年之久,作为信息技术系列课程的选修模块之一,“人工智能初步”课程的实施至今仍存在诸多困难。通过介绍国内外中学人工智能教育的现状,以及目前我国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的实施情况,反思了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实施策 略和建议。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强势话语让课程开发研究有“销声匿迹”的危险,然而课程实践对 课程开发理论的需要与日俱增。因此,以新的视角深入探讨以泰勒原理为基础的课程开发理论 存在的问题,并探求新的课程开发思路便意义深远了。教育技术学视野中课程开发技术的探索 就是其中之一。教育技术视角中的课程是其基本构成单元——知识组件的结构化组合。课程开 发技术的研究旨在揭示课程构造方式的一套技术原理,通过课程开发实践的技术化
本文在对教育技术和职业教育概念及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孪生共存的 相互关系,并采用社会学研究中的场域分析方法,对教育技术支撑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架构进 行了探讨。
后现代思潮影响现代教育,导致后现代教育、后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本文试图对教 育技术发展历程进行哲学思考,分析教育技术的困惑和后现代教育的特征,阐述后现代教育技 术的思维特征和价值取向,揭示研究后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
高职院校走“技术立校”之路,是由高职教育的属性、我国近现代工业与技术的发展要求、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决定的。为此,可以从六个方面实施“技术立校”战略:1.注重学生的高技能和技术意识的培养;2.专业设置紧跟地方产业需求;3.课程开发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依据;4.教学方法大力推行行动导向法;5.加强技术平台建设;6.不断提高教师的技术素养。
本文从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中各方都获取对称性信息的角度出发,就重视和加强各级科技成果推广信息平台和网络的建设,提出了要抓好建设和完善各级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利用电子商务手段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重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交流交易会展的信息交流效能、发挥互联网优势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信息服务、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健全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和努力做好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服务的信息资源
根据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科技成果奖励政策的调研结果,分析了中国地方科技成果奖励政策的现状和特点,并结合北京市科技成果奖励政策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