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门诊健康教育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来源 :2016年安徽省医院管理协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iwer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教育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的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了解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核心在于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或者消除健康危险因素.开展好门诊健康教育不仅使病人在心理、生理、社会上达到最佳状态,满足了健康与安全的需要,也改善了医患关系,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消除了病人的恐惧心理,在治疗上也能得到了家属的支持和理解.门诊部会同医院相关部门于2014年开始实施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良好,提高了工作的满意度.
其他文献
只有通过建立权威统一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进一步健全监管法律法规,建立先进的监测系统,快速提升检验技术,完善监管信息化建设等,才能构建完善的药品召回制度,才能保障中国药品安全,保护患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药占比是指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在所有医疗费用中所占的比例,是衡量医院业务水平的一项关键指标,在新医改取消药品零差价,减轻患者负担重,控制药占比将体现公立医院有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在一定意义上,控制药占比,降低药品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的比例,不仅是新医改的要求,也是本院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控制抗菌药物滥用的一个有效手段.
为更好地控制慢病,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将病人的健康状况维持在一个满意的状态;同时也为合理使用医保资金,既提供优质服务又保障病人权益,对慢病涉及的药品管理及药学服务模式进行尝试和探索。
医院门诊药房是医院药学部直接为患者和临床服务的窗口,门诊药房的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管理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医院的整体形象.加强门诊药房的管理,不仅关系到自身工作的开展,还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形象.本院门诊药房的管理相比其他医院较有一定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不合理处方管理、退药管理、近效期药品管理、拆零药品管理。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又称药品未注册用法,是指药品使用的适应证、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之内的用法,具体含义包括给药剂量、适应人群、适应证或给药途径等与药品说明书不同的用法.
目前,QCC作为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已成功运用于医院药学服务中,甚至整个医院的管理中,并取得显著成效.它是一项以人为本的新兴服务方法和品质管理模式,是医院人本文化的体现,有助于新时期医院文化的塑造.药房于2015年05月开展了以缩短药房高峰期护患人员的取药时间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
医院药房是为患者提供药品服务的重要窗口,药品的安全、有效直接关系到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药品管理水平也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这个法规给医疗单位拒绝退药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退药时有发生,为了减少医患纠纷,药房人员只好酌情予以退药.这不仅增加了药房人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水平的提高,医院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以患者和健康为中心,通过医院的管理制度,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普及健康技能,在门诊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时段选择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满足不同层次的患者的需要,可以加强护患沟通,创建和谐护患关系,扩展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内容,提高门诊护理服务治疗,提高门诊综合满意度,提高医院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国内综合性医院普遍存在门诊人满为患,群众反映看病难、挂号难的问题日趋突出.患者对挂号、交费、候诊等环节排队等候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现象不满,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诊方式,缩短挂号、候诊的排队时间、方便其就医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院管理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医院门诊是医院医疗服务的第一关和前沿窗口,由于复杂的功能定位和密集的人流,只有合理的流程、健全的服务功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门诊流程的各个环节会影响门诊的医疗效率、医疗质量、医疗秩序以及患者的就医满意度.笔者从影响门诊流程的因素入手,包括医院的整体规划、门诊的空间布局、就诊流程、医技检查系统、门诊导诊服务等,探讨如何提升门诊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