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腺苷三磷酸(ATP)检测的酶电极的特性研究

来源 :第九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hf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三电极式生物酶传感器检测ATP,采用电镀方法获得纳米铂黑粒子来修饰酶电极,然后电极表面用表面活性剂和氧化还原聚合物修饰,电极在0.1V的工作电压时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ATP标准液与酶电极上的酶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电流信号.该电极对ATP检测限可达到1μM,在10~1500μM范围内(覆盖了人体血液中ATP浓度范围),线性相关性良好(P>0.99).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一种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薄膜作为各向异性腐蚀溶液的掩模的薄膜保护方法.ABS胶以旋涂法涂布在硅片表面,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序以增强膜与衬底的粘附性.本文比较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ABS胶膜在KOH和TMAH溶液中的抗腐蚀特性.实验证明:在90℃、25wt﹪TMAH溶液中,ABS薄膜的掩模时间达到10h左右.应用这种方法成功实现了风速计的背部体硅释放,降低了器件的工作功耗.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用微机械加工(MEMS)方法制备的多通道生物传感器,它能最多同时检测8种血清标志物,期望能部分代替放免法(RIA)在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HA,LN,IV-C等)方面的应用.本传感器用电化学方法将不同血清标志物抗体与邻苯二胺(oPD)分别共聚在不同的金电极上形成具免疫活性的半绝缘膜,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致半绝缘膜电导性下降从而实现对血清标志物的探测.我们同时用本传感器及RIA
本文采用红外气体传感器对烟气排放中主要气体成分(SO2,CO2等)进行定量检测.针对实际应用中,红外气体传感器存在的交叉敏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irmachine,简称SVM)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的方法,为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这一类混合气体交叉敏感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利用SMV对两组份混合气体SO2,CO2进行浓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
本文报道了一低驱动电压CPW电容式MEMS旁路开关,构造上开关采用CPW的地平面结合信号线平面作为底电极,以增大静电力的作用区域,来减少驱动电压.同时,为了提高电容率,改善开关的隔离度,介质膜采用了高介电常数的Ta2O5,由于Ta2O5的击穿场强比较小,因此在其表面淀积了一层击穿场强比较高的SiO2膜,这样保证了开关既具有较高的电容率,又具备较强的耐压能力.整个工艺采用表面微加工工艺,聚酰氩胺作为
MEMS是新兴的跨学科高新技术研究领域,它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诱人的市场价值.MEMS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是MEMS技术发展的必然阶段而且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加速度测量作为一种基本的物理量测量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因此基于MEMS技术的微加速度传感器研究是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微加速度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加工工艺.突出地说明了它的优越性和广泛应用,并对硅微工艺进行了
信息科学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源泉,在各种生产、科学研究和社会活动中,无处不涉及到信息的获取、交换和利用.即迅速获取信息,正确处理信息,充分利用信息.信息已被转化为现代的智力工具.信息获取的核心技术之一是传感器技术,但在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取得飞速发展时,传感器技术没有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成为了时代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我们要开展仿生感知与信息获取的科学问题研究,利用仿生微纳米结构与
本文提出可以利用三控制要素(两个控制点一个控制斜率)实现非线性输入输出函数的多项式模糊拟合.本文导出了该多项式还提出由分段模糊拟合可完成全程拟合且接合点上斜率连续,曲线不出现尖点.这种模糊拟合特别适用于多极值的波形曲线的多项式拟合及数据剧变的趋向过程的分段拟合,达到较高的精度和数据压缩比.此外利用隶属函数的归一化贴近度可评价拟合曲线的线性度.
我们建立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代热阻式测温系统集成设计实验平台.该平台有两种形式,基于远程网络的虚拟样机系统和基于传感器、调理电路、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等硬件组成的实际测温系统.通过虚拟样机进行自主学习,熟悉测温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在实际的测温平台上进行自主训练、自主设计、自主提高等实验模块的训练.自主训练的内容有对Pt100热电阻的认知、调理电路的建立和虚拟仪器基本技术的训练即在LabVIE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手持式气象检测微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个MEMS气象微传感器芯片,包括了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整个系统由微控制器、微传感器、电源管理、传感器接口、液晶显示和键盘等外围器件组成.微控制器采用C8051F310混合信号ISPFLASHMCU芯片,使用C51和汇编语言相结合进行系统软件开发,着重解决各个微传感器的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等关键问题,并对微传感器的
本文采用MEMS技术研制了一种以硅材料为基底,具有MEMS结构的NO2传感器,敏感材料选用金属酞菁化合物-酞菁锌.阐述了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工艺流程.给出了酞菁锌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分析测试了该传感器的特性,并讨论了酞菁锌的敏感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