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赋相关论文
竹笛是中华民族极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它独特的音色带给人美的享受,而竹笛艺术有南北派之分,派别不同,其演奏方式、演奏风格也不同......
朱熹《烂柯山》诗云:“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空交采樵客,柯烂不知归。”说的是晋代有一樵夫名王质。入山砍柴时在石桥山遇见两......
秦时明月汉时关,唐时绿水宋时山,笛声绵延不息,亘古而绵长。不论是在寂凉如水的夜晚,在万物萧条的边塞,抑或万籁俱寂的黄昏,无亲无故的他......
所谓点拨是指点、拨窍,它是教学艺术的精髓,对于疏通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都有不小的作用。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点拨的方法......
<正>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感应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谐振,是最难却也最有意义的地方。......
高尔基曾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诗歌语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含蓄凝练,简短的诗句中蕴含丰富的意蕴。所以,品味诗歌的语言对我们......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用典是一种较常用的表现手法。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篇》开头便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近日,阅读《语文月刊》2014年第7期《符号论美学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第54页,发现左边有段文字:“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赋”,很早以前已被古人用来论述乐器。战国时有宋玉撰的《笛赋》。“赋”盛行于汉代。王国维称“赋”是汉代的“一代文学”。汉......
[锁定考点] 1.识记重要的文学常识;2.品析重点字词;3.赏析诗句;4.理解诗词主旨;5.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6.赏析诗词的写作手法。 ......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个授课教师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师先有感情地范读该诗,再让学生试读,接着就纠正学生读的几个错误......
<正>一、听读导入(播放《过零丁洋》的朗诵录音,听一遍以后跟读;注意节奏,标出停顿。小组赛读后口译全诗,全班交流。)师:这首诗你......
【锁定考点】 1.识记与古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2.划分朗读节奏;3.赏析字词;4.赏析诗句;5.理解主旨;6.把握情感;7.赏析表现手法。 【......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
先唐音乐赋在创作时追求以“和”为美、以“清”为美、以“悲”为美、以“自然”为美等审美倾向。在这些审美风尚的影响之下,先唐......
“蹈、搯、掐、焰”四个字,本无比较可言,充其量勉强称得上是形近字而已,如“蹈、搯”,声符均从“舀”;“掐、焰”声符均作“臽”;或者说......
<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流派众多,名家名作也不可胜数。如何以课堂为主课外为辅,来培养提高初中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正>《古诗二首》是自治区新编中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的教材。 《龟虽寿》的作者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o桥)县即今安......